手机版
1 1 1

吉林省直机关要带头转作风抓落实

吉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直机关工委书记 房俐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形式主义为“四风”之首,而工作不落实是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吉林省直机关抓好落实必须走在前作表率。

  一、省直机关位置重要、作用特殊,抓好落实尤为关键

  从地位上看, 省直机关承担着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管理职能,是全省各方面工作的“指挥部”,既是重大决策的参谋部门,也是具体政策的制定部门,又是决策、政策的实施部门,发挥着联系上下、沟通左右的枢纽作用。省直机关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影响着上级机关对我们省工作的整体评价,影响着兄弟省市对我们省的印象,影响着基层干部的言与行,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形象。因此,全省解决抓落实问题,省直机关必须带头解决。

  从推动工作的作用上看,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省直机关是第一个环节。省直机关如果不重视抓落实,省委、省政府耗费大量心血、智慧谋划的工作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很多政策的效应就会在运行中不断流失;如果不善于抓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指挥信号就会在传导中逐渐减弱,预期目标与现实成效之间就会出现强烈反差;如果不带头抓落实,导向和示范作用就会产生“负能量”,对基层、对各个方面产生消极影响。

  从社会影响看,群众评价党和政府,更多的是看机关,看机关干部的言和行、看机关干部的作风、看机关干部抓落实的效果。如果说了不算、说了不办、办了不成,群众就会对我们的执政行为不信任,进而对党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为政之道,重在落实。抓落实不仅是工作作风,也是领导责任,是工作能力,是思想境界,是执政品质。省直机关干部中党员占80% 多,省直机关公务员中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占18%,党员集中、执政骨干集中、权力与责任集中,这支队伍是抓落实的关键所在,作用发挥好了,就能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着力消除影响抓落实的不良因素

  1. 信念不牢影响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念不牢就会方向不明、动力不足,这样的干部虽不是多数,但关联个体、传染周围、影响整体,严重的还可能牵动全局,破坏抓落实的氛围。

  2. 精神不振影响抓落实。一些机关干部工作进入不了状态,思想上“溜号”,有的部门归纳了内部存在的“六多六少”现象:被动领活儿的多,主动想事的少;工作往后拖着干的多,往前抢着干的少;常态运行的多,开拓创新的少;谈困难的多,出主意的少;把事干“黄”了的多,干成了的少;想当好人的多,想当能人的少。还有的部门、有的同志遇事不主动研究解决办法,坐在屋子里想困难、找困难、夸大困难,为不落实找理由。

  3. 学习不勤影响抓落实。学习型机关的基本标准起码应有四条,即有自觉学习的动力、鼓励学习的机制、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稳定的学习常态,目前省直机关的学风还远未达到这样的标准。省直有的部门归纳为五个不够:一是忙于事务性工作的时候多, 学习的自觉性不够;二是零敲碎打学习的时候多,系统学习不够;三是学习时事政策的时候多,基础理论学习不够;四是看文件、看报纸的时候多, 读书不够;五是议论问题的时候多,研究问题不够。这就导致机关干部知识结构不能优化、素质提高面临障碍、工作本领难以增强,也就不能有效抓好落实。

  4. 责任不清影响抓落实。权责明晰是抓落实的重要前提,这方面还有很多值得研究解决的课题。比如,部门的内部管理如何以推动发展的效果而不是以自定规则为标准,相关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如何以调控引导为主而不是直接操纵,社会事务如何由社会自我管理而不是由相关部门大包大揽,权力集中的部门长期掌控权力的惯性如何突破、职能如何转变、监管责任如何强化,等等。不但部门之间、部门与社会之间要权责清晰,部门内部也要权责清晰,在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的基础上,还要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形成人人有责任心、事事有责任人、处处有责任制的良好工作氛围。

  5. 服务不优影响抓落实。建设服务型机关不仅能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办事效率,其本质特征是以公众满意为根本目标,在准确及时掌握公众需求、畅通公众利益表达渠道的前提下,按照公众的意愿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通过快速的反应机制来回应公众要求。这就需要促进机关服务由“供给型”向“需求型”转变,解决目前有些部门存在的“管制意识强、服务意识差,权力意识强、责任意识差,支配意识强、指导意识差”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6. 能力不足影响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同志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这种现象在省直机关也普遍存在。抓落实是一种能力要求,需要抓具体、需要解难题。有的干部不会抓具体,缺乏把上级原则要求具体化为可操作办法的能力,缺乏把复杂事项转化为简便易行工作程序的能力;有的干部由于工作经验所限,动脑、动手能力都欠缺;还有的干部只有办文能力没有办事能力,对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应对,在事业发展需要面前不顶硬、不够“秤”。

  7. 执行不力影响抓落实。省直机关执行不力概括起来有几种:一是被动执行。对待上级要求不认真研究,对本地、本部门情况不具体分析,照抄照搬,不思创造。二是低效执行。不能按时限完成任务,执行效率低,执行效果差。三是高成本执行。铺张浪费,讲排场不讲效果,花大钱办小事。四是孤立执行。一些部门大局意识、配合意识、协调意识、补台意识都需要加强,工作中各行其是、推诿扯皮,形不成合力,往往导致事倍功半。五是虚假执行。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批示落实批示。

  8. 为政不廉影响抓落实。有的干部不是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而是一门心思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利益,把组织赋予的权力岗位化、岗位形成的权力个人化、个人拥有的权力商品化,没有好处不办事。有的机关干部说,部门领导处事不公、为官不廉,说话就没底气、做事就不硬气、下属就不服气。必须教育引导机关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心理防线,淡泊名利、珍惜名誉、保持气节,使更多的干部乐于享受清廉带来的高尚、尊严和坦然。

  三、省直机关必须在抓落实上作表率

  不落实是工作中的一大顽症,但不是绝症,虽不易治但并非不可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此基础上,把省委的意志和主张充分体现在部门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中,使省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自觉行动。省直机关既要带头抓落实,更要高标准抓落实。

  第一,解放思想抓落实。在抓落实的过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会遇到主观和客观上的很多障碍。但应坚信,好事办一件多一件、难题解决一个少一个。这就要求省直机关干部敢于打破常规,突破老观念、老办法、老规则,尤其要扭转“用老规则解决新问题不见成效之后仍屡败屡试”的做法,通过解放思想,努力攻克工作中的矛盾、障碍和难点。

  第二,改革创新抓落实。没有改革创新,工作就会低标准要求、低效率运行,结果只能是出力不少、出彩不多。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理念引领科学发展,以改革创新的办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省直机关要着力打造一流服务环境和平台,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推进机关工作创新。

  第三,转变作风抓落实。加大教育整治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推进机关作风的改善,把层层表态、层层开会转变为层层抓落实、层层解决问题,打造务实重行的干事团队,在抓落实上动真的、来实的,坚决杜绝任何部门任何人搞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坚决杜绝任何部门任何人以任何理由不作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求真务实、扎实干事的良好氛围。

  第四,充满激情抓落实。教育引导省直机关干部在工作中顽强拼搏、奋力作为,在困难面前提高勇气、增强信心,在成绩面前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以岗位为荣、以工作为先、以事业为重,脚踏实地、锲而不舍,敢于碰硬、敢于负责,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第五,完善机制抓落实。谁来落实、怎样落实、谁来监督落实的过程、谁来反馈落实的效果,都应该在机制层面上予以明确。要把各项决策和目标任务转化为目标责任体系,用目标引导行动,用督查推动落实。建立领导责任机制、督查督办机制、考核奖惩机制、问责追究机制,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让安于现状的干部“不安”、四平八稳的位子“不稳”,使省直机关干部在抓落实上用心、用力,形成抓落实的长效机制,提升抓落实的实际成效。

  第六,形成合力抓落实。引导省直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部门之间讲协作,整体工作讲互动,做到上下同心同向, 左右相互配合,全省齐心协力。坚决杜绝互相推诿扯皮、各行其是现象的发生,着力防止在互相抱怨中消磨斗志、在无谓争论中坐失良机,努力形成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5日 20:57 来源:中直党建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