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郑国光赴北京市朝阳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活动诚恳征求意见和建议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郑国光与气象工作者亲切交谈

  9月9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来到北京市朝阳区,进社区、进气象台站,与社区管理人员和气象工作者亲切交谈,调研基层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向基层气象台站职工征求对中国气象局党组和他本人的意见和建议。

  朝阳区高碑店兴隆家园社区是朝阳区城市气象安全社区之一。郑国光来到社区自动气象站和社区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显示屏前,与社区书记李秀芬交谈,询问自动站和显示屏在社区管理和居民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大不大,当得知这里是居民平时活动的主要场所,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对社区居民的生活很有帮助时,郑国光欣然点头。

  在社区气象科普长廊前,郑国光仔细浏览长廊内容,并询问李秀芬,“平时看这些科普知识的居民多吗?”李秀芬说,社区每天经过这里上学的孩子有600多个,来回上学和接送的家长经常会停下来,浏览这些气象灾害防御科普知识,社区小学里面建有红领巾气象站,学校礼堂是气象安全社区气象教育培训基地,社区居民通过平时与气象知识“亲密接触”已经具备了很多气象灾害防御技能。郑国光说,气象科普知识和防灾减灾知识进教材,是他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案内容之一。

  李秀芬介绍,去年“7 21”特大暴雨时,因为提前收到了气象部门预警及时采取措施没有造成社区人员生命财产损失;目前气象防灾减灾已经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管理者据此可以采取提前防御措施。郑国光对该社区依托民政部门的应急广播系统及时传递气象预警信息到每家每户表示赞赏。

  郑国光说,让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收得着、看得懂、用得上”一直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点,他诚恳地对社区管理人员以及陪同调查的朝阳区主管气象工作副区长王春说,“请给我们气象服务改进多提要求。”王春拿提出,希望更多的管理者和老百姓能看懂天气雷达回波图,更好地发挥高科技其在提高自然灾害自救能力方面的作用。郑国光认真记下,当即要求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负责人做好研究和落实。

  郑国光以台湾、辽宁、上海等地的气象灾害处置为例,向社区人员讲解大风、雷电等灾害天气发生时,居民应采取的防御措施,并提示相关人员在做高温天气的科普时,除了讲解温度、湿度,还要给居民讲解体感温度知识。郑国光嘱咐朝阳区气象局要继续深化,力争在气象安全社区建设上做一个北京市甚至全国的示范。他指出,公共气象服务进社区是社区建设软实力的表现,要在精细化服务上下功夫,提高居民的温馨度、安全感。

  在朝阳区气象局,郑国光查看了新建设的朝阳综合气象业务平台和政府决策报告及各类服务产品,认真翻阅了朝阳气象局面向全区500个社区开展的气象信息服务和灾害防御情况调查报告,重点了解了基层机构综合改革情况,以及该局创新开展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央商务区精细化热环境监测分析和分区预警落实情况。

  郑国光在听取该局近年工作汇报后,与该局十多位职工逐一展开聊天:“哪毕业的?”“住房怎么解决?”“每月拿到手里的工资是多少?”“平时上班交通怎么解决”“现在是什么职称”……职工们把自己在交流培训、人员紧张、工作压力大等内心想法和建议一一提了出来。

  郑国光说,大家敢讲真话,体现了年轻同志有强烈的事业心,为基层能感受气象事业大发展的脉搏感到高兴。他鼓励北京各级气象干部职工,抓住中国气象局、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的机遇,迎接挑战,在气象工作政府化上下功夫,真正将气象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将满足各方面需求完善各方面服务作为气象业务现代化的重点,将增加气象服务内涵满足各方面需求作为服务社会化的重点。他真诚地对大家说“今天收获最大的是我,通过倾听大家的发言,了解了基层所想所盼,接地气,对改进工作作风非常有启发”。郑国光希望干部职工通过多种形式给中国气象局党组和他本人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提意见,并祝愿干部职工在北京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的舞台上施展才华,取得新成绩。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0日 17:03 来源:气象局网站 编辑:赵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