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走进群众家门 叩开百姓心门

——杭州市江干区“进万家门、访万家情”大走访活动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杭州市江干区,是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城市新中心。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绕不开拆迁、回迁安置等牵涉群众及各方利益再调整的大事。在这个背景下,转变干部作风、服务联系群众显得尤为迫切。

  “要把党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运用到城市化建设中来。”江干区委书记盛阅春表示。连续三年来,江干区通过开展全区机关干部“进万家门、访万家情”活动,健全完善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为现代城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探索。

机关干部为主 社区干部带门

“1+1+1+X”走访方式确保实效

  “孙子9月要上幼儿园,要是拆迁到外边过渡去了,入园接送实在不方便。”今年3月,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蔡仲光到九堡镇三卫社区开展“双万”走访,居民朱春琴反映了这个情况。了解到有类似问题的居民不在少数,于是九堡镇就全镇范围学前教育资源进行了统筹,妥善解决了三卫社区拆迁户子女的入园问题。看着已经成功在过渡小区幼儿园报名的小孙子,朱春琴满是感激:“因为领导干部走进我家,我真正尝到了‘双万’的甜头。”

  九堡镇党委委员姚燕丽告诉记者,就是依托“双万”载体开展的大走访活动,对收集梳理到的居民诉求及时予以解决和答复,三卫社区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理解,在今年的拆迁中实现了6天丈量100%、13天签约100%,且全程平稳有序。

  这个名为“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的主题实践活动在江干区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年。据江干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江小华介绍,今年,区委组织部一改区直机关和乡镇干部分头走访的做法,探索了“以机关干部为主,社区干部负责带门”的“1+1+1+X”走访方式。即1名区级机关干部、1名街道(镇)干部、1名社区(村)干部组成“三人走访小组”,重点走访征迁户、上访户、困难户、浙商回归企业和两新组织等,每组走访联系10户以上家庭或两新组织。

  “考虑到一位领导带几名机关干部一起下去,有的不擅做群众工作的干部躲在队伍后面你也看不出来。今年以机关干部为主,社区干部带门,每名机关干部都能跟群众面对面,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这一举措让区住建局办公室主任周卫华感到很有效果。凯旋街道景湖社区党委书记沈宇帆认为:“社区越来越复杂,有些问题是超出社区层面的。区、镇街、社区干部一起走访,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据统计,全区参与走访干部累计3715名,实现参与走访率100%,累计走访11732户,实现上门入户率100%。

树立问题导向 一事一办一反馈

打造服务群众的闭环回路

  “政府来关心我们的身边事,给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不是走过场!”提起“双万”走访,凯旋街道绿萍小区的居民拍手称快。由于是没有物业的老小区,小区的停车乱象曾让居民牢骚满腹。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朱冬英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协调组团成员单位,帮小区设计了单向行驶路线,画出了停车位,井然有序的现状让居民们舒心多了。

  像这样的问题和意见,“双万”走访活动共收集到3179个,其中,走访小组解决3011个,“双万活动办”梳理交办答复168个。

  江干区要求走访小组树立问题导向,针对走访中收集的问题和建议,按照“一事一办一反馈”要求,走访小组予以当场解决、答复,或由走访小组内部协调处理,解决不了的报区委“活动办”梳理交办;并规定了收集“全”、分类“细”、分析“清”、交办“准”、办理“实”、反馈“快”的“六字方针”,有效规范问题流转。

  “像小区乱停车、门禁经常坏这样的事儿不可能写进政府的政策中,但在走访中可以发现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并协调解决。”闸弄口街道党工委委员马力骏认为,一对一的走访服务,给老百姓办了实事,也实现了社会管理精细化。

  “树立问题导向、带着课题下去,也有利于政府部门出台政策的科学化。”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社局局长杜梦菲就带着课题进行了走访。她发现,撤村建居社区居民群众数量较多,但与城市人群相比,就业技能、就业意识较为薄弱,应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这次走访调研促成了一项涉及技能培训、社保补贴帮扶政策的修改,帮扶人员范围从“4050”人员扩大到了“3545”人员。

  “不论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化需求,通过一事一议一反馈,形成了服务群众的闭环回路,杜绝出现‘断头路’。”江干区委“活动办”干部金小龙说道。截至目前,报区委“活动办”梳理交办的168个个性问题均已全部解决或作出答复。

搭建服务载体 探索长效机制

推动为民服务全天候

  凯旋街道景湖社区居民杨建华祛除了一块心头病。他的母亲行动不便,出门理发是个难事儿。“现在,挂历上有社区干部的电话号码,有困难可以随时打电话给他们,还可以请志愿者上门理发。”杨建华说。此外,街道还多了一部“86480123”民情专线,房子漏水了,家里断电了,小孩子读书没法解决了……都可以拨打电话反映诉求。

  这是江干区在“双万”集中服务的基础上,设置的常态化服务载体——“663”工作机制。简单说来即健全党员干部联系基层群众“六联”制度,完善民情沟通“六式”渠道,搭建问题解决反馈“三大平台”,通过定岗、定点、定量,使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形式更加固定,并逐步形成上下联动、服务联办、团队协作的局面。

  在区委书记盛阅春看来,“就是要按照基层的实际诉求,探索实践一批务实、有效的服务载体,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进行制度性探索。”

  活动中,各街道、镇实践摸索了一批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例如,闸弄口街道实行了基层党员“先锋指数”评价管理体系,以“先锋社团”的活动弥补政府服务的空隙;九堡镇的“双万”活动促拆迁安置法被推广运用;四季青街道建立了“星期三群众访谈日”制度;等等。

  据区统计局关于“双万”活动满意度调查,94.9%的居民群众认为干部处理问题及时有效。“通过下基层、接地气,提高了各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并逐步建立起服务群众的‘全天候’工作机制。”江小华说道。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3日 16:0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