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党员干部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在闽宁镇蹲点调研的几点思考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建华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9月2日,李建华(左)在贺兰山东麓的闽宁镇万亩酿酒葡萄园里与群众一起给葡萄掐条。左鸣远摄

  这次蹲点调研,与群众坐在一起聊天、吃饭,面对面与群众交流交心,看看他们的真实生活,我觉得听到了真话,看到了实情,经受了一次生动的群众路线教育,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对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有了更深刻更直接的体会。闽宁镇过去的发展是一段改进作风的生动实践,未来的发展更需要务实的作风来推动。我们要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优良的作风体现在以百姓之心为心上,体现在为民务实清廉上,从群众反映的点点滴滴、桩桩件件的事情抓起,让老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让年轻人就业有机会、创业有舞台,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各族群众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上世纪80年代初,“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一些农民,为了吃饱肚子、改变命运,怀揣梦想,自发来到银川市永宁县境内的贺兰山东麓,通过承包农垦土地、在戈壁滩上开荒等方式求温饱、找出路,并在此形成了一个新的聚居区。1990年10月,自治区又异地搬迁了一批吊庄移民来到这里。1997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提议建立一个以福建、宁夏两省区简称(闽、宁)命名的移民开发区,帮助西海固地区贫困农民走出大山、脱贫致富、奔向小康。宁夏和福建两省区经过认真选择,把这个地方作为闽宁对口帮扶的平台,闽宁镇由此而来。创设之初,有些移民的经济状况可谓“赤贫”,有的农户所有的家当折算起来不足千元。20多年来,在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福建省的倾力帮助下,经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闽宁镇已从昔日人烟稀少的戈壁荒原变成了阡陌纵横、绿树成荫、良田万顷的“塞上江南”小镇。截至2012年底,全镇移民群众人均纯收入由搬迁之初的500元跃升到4685元,较15年前增长了近10倍,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过上了过去想也不敢想的好日子,闽宁合作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之所以把闽宁镇确定为联系点,一是闽宁镇是闽宁合作17年的代表;二是闽宁镇是一个民族乡镇,现在全镇面积56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人口4.4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比83%;三是闽宁镇2012年人均收入4685元,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还有未脱贫群众693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6%。闽宁镇在宁夏很具代表性,我想通过跟踪调研、解剖麻雀,研究解决加快宁夏发展、解决宁夏1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今年5月,我在宁夏履新一个多月后,在到基层调研、熟悉情况时去了闽宁镇,这个镇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状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9月上旬,我再次到闽宁镇专门蹲点调研,先后走访了2个村10多户群众,与他们同吃同住,到葡萄园参加劳动,到企业、学校了解情况,看望镇上的老党员。回来后,所见所闻不时在脑海浮现,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一直萦绕于怀。看到闽宁镇的巨大变化,看到绝大多数群众过上了富裕安康的日子,我感到很欣慰。同时,看到闽宁镇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的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一些群众还没有脱贫致富,心里也很沉重。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群众的美好愿望变成现实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党员干部,只有以百姓之心为心,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忧,才能切实担负起执政为民、造福百姓的责任。

  扶贫先扶志,只有把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扶贫开发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走进闽宁镇,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群众都怀揣梦想、充满期盼。蹲点头一天,我来到闽宁镇福宁村。这个村有2516户1万多人,是闽宁镇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村。与村干部、村民聊了一上午,我基本搞清楚了闽宁镇的创业发展历史。上世纪80年代,这里是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上的一片戈壁滩,虽说距首府银川市仅百十里路,但自然环境却有天壤之别。开发之初,这里没有电,没有路,没有防护林带,没有像样的基础设施,种的地要靠自己动手开垦,可谓一张白纸。至今一些年纪大的移民回忆起创业之初的艰苦岁月,仍然感叹不已,过去的“烈日”、“风沙”和艰苦场景已深深烙在他们的记忆中。当时,他们住在没有水电的土坯房里,白天在地里劳作,夜里听大风怒号。这里位于贺兰山风口的下风向,是全国日照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夏天炽热的太阳晒得人没处躲,冬天大风卷着沙尘刮得没完没了。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移民群众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整日在戈壁滩上修路架桥、挖沟挑渠、开荒整地。这里土壤砂砾层厚,大大小小的砂砾占了一少半,连钢锹都插不下去,别说种庄稼了。开好一片地,得用筛子把砂砾一点点筛拣掉,留下的土壤才能耕种。闽宁镇4.3万亩耕地,就是这样一分分、一亩亩筛出来的。有时开好的耕地、挖好的沟渠一夜之间又被风沙埋掉,修好的路、安好的扬水泵站不时被山洪冲垮,盖好的房屋、砌好的院墙经常被暴雨冲塌,即将成熟的庄稼也经常被冰雹砸得七零八落。说起这些,年纪大的移民总是重复着同一句话“当时让人死的心都有”。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怀揣的梦想,始终没有放弃过上美好生活的希望。沟渠让风沙埋了,他们再开挖;道路让洪水冲垮了,他们再整修;房屋被暴雨泡塌了,他们再翻盖;庄稼绝收了,他们再播种。凭着这股坚韧不拔的精神,闽宁镇的面貌一年年发生了变化。防护林带长起来了,肆虐的风沙被压下去了,果园良田多起来了,油路四通八达了,烈日也不再“追着人晒”了,再也感觉不到昔日戈壁滩的蛮荒了。镇党委、政府驻地也已发展成一个像模像样的小城镇,道路宽阔,店铺林立,很难想象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里的移民群众坚持了下来?在与移民群众的攀谈中,听不到什么豪言壮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个地方只要能下苦,就能吃饱,就能过上好日子”,“这里离银川近,周围企业多,打工方便”,“农民嘛,不在地里下苦,难道吃沙子顶饱?”这些朴实的话,折射出的是一个求温饱、奔小康的梦想。正是这个在许多人看来有些微不足道的梦想,却支撑着他们在戈壁滩上创造了奇迹。对中国农民而言,有一套好的住房一直是他们的梦想。闽宁镇有的移民讲,20多年来他们的住房换了4次。第一次是移民开荒时搭建的土坯房,第二次是解决温饱问题后建造的砖包房(土坯房外层包砖),第三次是生活改善后建造的砖房,第四次是近年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建造的楼房。今天,闽宁镇虽然还有少数土坯房、砖包房,但大部分都是砖房,发展水平较高的村多是楼房。按中国传统的说法,如果30年算一代人的话,闽宁镇的创业者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干了过去几代人才能干成的事,他们就是凭着一股劲,一种不达目的不甘心、不罢休的精神,向着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走近。

  扶贫先扶志,这是闽宁镇过去的历史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闽宁镇的移民都是自发的移民,他们能让昔日的戈壁荒滩变成今日的特色小镇,首先靠的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靠的就是“能下苦”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现在宁夏正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我想,在移民搬迁中,首先要尊重群众的意愿,群众有了这种意愿,就有了脱贫致富的自觉,就会主动想办法、找门路,能积极主动干起来。如果只靠政府动员、做工作,即使把群众搬迁出来,搬到条件好的地方,他们也会有许多依赖思想,干什么也都靠着政府帮助和支持,这样是难以过上好日子的,即使脱贫了也会返贫。因此,扶贫开发首先要调动困难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这样贫困群众才能在各方面的帮助、支持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负重自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村里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强不强,关键是掌握一技之长

  在闽宁镇蹲点中我感受到,闽宁镇的发展变化,一部分群众之所以能走上富裕之路,基层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员干部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现在,许多群众经常念叨已离世8年多的老书记李双成。镇上同志介绍,以前闽宁镇是全县矛盾最多、最贫困的乡镇。2004年,时任永宁县委副书记的李双成同志主动请缨兼任闽宁镇党委书记,上任后他很快解决了影响当地发展和稳定的14件历史遗留问题,完成了自来水管道改线工程,建成了3所中小学校和镇文化站,建设了养殖小区和菌菇基地。为改善这里的生产生活环境,李双成带领干部群众在道路两旁和村庄周围种下了一排排杨树,如今这些杨树已经成林,守护着闽宁镇的山山水水。移民群众说,正是因为有一批像李双成这样“硬邦”的党员干部在困难面前撑着,带领他们干着,他们才挺过了难关。

  2008年福宁村班子改选时,杨登福当选为村主任,2011年镇党委任命他为福宁村党支部书记。这些年,杨登福一方面坚持自己带头致富,另一方面千方百计为移民群众致富想法子、出点子、找路子。他组织群众建设万亩酿酒葡萄园,组建养殖合作社,发展劳务产业,搞农村互助资金,实行村务公开和便民服务代理,今年又利用地处镇区、紧靠国道的优势发展服务业,为群众打开了一条新的致富门路。在与杨登福交谈中,我了解到,2012年春天,杨登福力主为村里酿酒葡萄园投了农业保险,当时一些群众不理解,认为瞎花钱,因为支书坚持才勉强投了保。当年夏天由于连续阴雨,葡萄发生了严重霜霉病,几乎绝收。福宁村因为投了保,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而附近没有投保的村则损失惨重。今年再办农业保险,不用干部动员,群众自觉自愿就办好了。移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了。现任村主任吴天勇也是这样的人,他不仅个人从事劳务输出和运输,还组织村民承包各种工程,增加收入。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福宁村的经济发展快了,移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了。

  调研走访中,我发现许多致富能人是党员。党员赵鸿是福宁村北8组的农民,16岁就离开西吉老家外出打工。1998年移民到闽宁镇玉泉营后,由于他进过城、打过工,有了一技之长、积累了一定人脉,就在村里挑头组织劳务输出,后来又创办建材厂,一步步摆脱穷日子,成了周围有名的能人。与赵鸿同村的王瑞刚、马喜国,木兰村的马文林、马凤成等也在不同领域创出了一番事业,成为闽宁镇数得着的致富能人。一些富裕起来的能人主动发挥“先富”带“后富”作用,带动更多村民创业。福宁村养殖合作社社长喜银福是靠贩牛发家的经营大户。他有一套“相牛”绝技,经他估算的活牛产肉量误差不会超过10公斤。去年喜银福被选为养殖合作社社长后,出资50万元,并贷款120万元,转借给合作社社员买“架子牛”,社员只还本钱,不付利息。合作社育肥出栏的肉牛,喜银福全部收购,解决了社员的后顾之忧。

  为什么有的群众能率先走上富裕之路,而有的群众一直在贫困线上徘徊?我盘点了一下闽宁镇各行各业的创业能人,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除了有闯劲、能“下苦”外,他们还都有手艺、有技能,眼界开阔,头脑灵活。在闽宁镇文化教育中心,我看到400多名农村妇女正在接受中银绒业公司羊绒纺织专业技能培训,几个月后他们将在家门口转变为产业工人。镇党委书记钱冬向我介绍,闽宁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对农民的培训,现在当地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73%,而且还在逐年上升,收入较高有固定工资的群众,基本上都是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或者都是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有一技之长。

  村里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主要看领头人。在闽宁镇蹲点调研中,我看到,凡是支部和党员干部作用发挥好的村,经济发展就好,群众的生活也好。因此,必须把村级班子配强,把带头人选好,村级组织建设加强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提高了,干群关系就和谐了,干部群众一起干事创业的决心就坚定了,就能把群众的心思引导到一心一意谋富裕、谋发展上来。现在一些群众穷,主要是穷在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没有技能上。扶贫开发只有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新形势,把大力发展教育作为治本之策,使老百姓具有创业就业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本领,才能使贫困群众、贫困家庭拔掉“穷根”、脱贫致富奔小康。如果我们的村支部书记都是致富能手,党员都是致富能人,群众都有一技之长,那么我们的扶贫开发将势不可挡。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念好致富经是信教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

  闽宁镇的人口主要来自西海固地区各县,还有为数不少的自发移民、流动人口。闽宁镇又是回族聚居地区,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伊斯兰教不同教派、门宦的信教群众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地区社会情况一般都比较复杂,各种矛盾和问题也会多一些。2004年以前,闽宁镇曾因群众上访多,两年之内“撂倒”了两任镇党委书记、三任镇长。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与干部群众交流中,我感觉这里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村风民风淳朴,干部作风扎实,社会风气健康向上,大家都把主要心思用在了谋发展、奔小康上。

  在与闽宁镇清真大寺的阿訇刘德馨交流时,他说,这些年市、县、镇的领导经常到清真寺来,和我们谈心、交心,把党委、政府的一些政策要求随时和我们沟通,我们也结合讲经向信教群众宣传,我们能为党和政府尽些心、出些力,感到很自豪。前段时间,自治区组织我们阿訇到区内外一些地方学习考察,我们看到各地欣欣向荣的景象,再看看我们闽宁镇,还有那么多贫困群众,总觉得我们这些宗教界人士也要为闽宁镇的发展做点事,有时也有经商、办企业的念头。最近,自治区出台了《宗教事务若干规定》,我们这些宗教人士首先学习理解和遵守,并利用礼拜、讲经等机会,向信教群众宣传,做好解疑释惑工作。有些事不说大家不知道,说了大家都能明白,把道理讲清楚了大家都能理解,也能自觉遵守。

  由于历史的原因,闽宁镇的一些土地权属不清晰,乱占乱建现象比较突出,再加上流动人口比较多,给镇上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不少问题。前些年,闽宁镇对这些问题多次进行清理、规范,但由于这些问题都是年深日久积累下来的老大难问题,各方利益关系纠缠不清,几次解决虽有效果,但都没有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今年,闽宁镇在全镇开展了环境大整治活动,并同步开展了“三清一规范”(清人口、清土地、清宅基地,规范管理)活动,一些多年遗留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群众说,这些问题今年之所以能解决,关键是镇村干部能替我们着想,主动地为我们服务,把政策规定能一条一条、耐心细致地讲明白。这样一来,群众既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工作,也对镇村干部很信任。在今年的环境大整治中,全镇不到半个月时间拆了10万多平方米的违章住宅,涉及239户,但没有一户上访、闹事。

  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稳定是各族群众的福祉,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前一段时间,我约谈了宗教界代表人士,与一些信教群众进行了谈话,这次在闽宁镇蹲点调研,再一次使我体会到,在宁夏这样的民族地区,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有三点尤为重要:一是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帮助解决信教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二是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在信教群众中有威信、说话有人愿意听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管理宗教事务,促进宗教和顺,发挥他们在做好群众工作、加强社会管理中的积极因素;三是要教育引导信教群众既要念好古兰经,也要念好致富经,把主要心思放在发展生产上,放在勤劳致富上。

  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闽宁镇正阔步走向扶贫开发样板镇

  五月份我第一次到闽宁镇调研时,看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听了镇上同志的一些设想,走访了一些移民群众,我感到这个镇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缺乏活力、缺乏后劲,缺乏一些好的项目带动,现有产业规模不大、层次也不高,群众就业增收的门路也不多。聊天中,有的移民群众说,看到银川周边的群众能到企业干活挣钱,不但养活一家人,还能让孩子到城里上学,我们很羡慕。我们也想到城里、到工厂打工挣钱,啥时候我们的日子能像人家那样就好了。听了这些话,我感到老百姓对加快闽宁镇的发展、对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充满期待。

  带着这种感受,我与镇村干部进行了交流,共同商量、探索闽宁镇的发展。福宁村党支部书记杨登福说,我感到闽宁镇的城镇建设有些慢,街道、住房、绿化这些都没有规划好,不像人家有些地方的小城镇建得很漂亮、很整齐,看了也舒服。前任镇党委书记纳金东说,这些年政府在资金方面给了闽宁镇大量的支持,但比较分散,撒了胡椒面,成效不明显,给钱给物不如帮助引进几家企业、建几个厂子,既能把镇上的经济带起来,也能给群众提供些就业岗位。武河村党支部书记马生昌说,我们闽宁镇也有几个产业,葡萄种植、黄牛养殖、劳务输出、菌草培育,做了好些年也没有做出个规模和品牌,老百姓也没有从中得到多少收入、挣到多少钱。听了大家说的,我也对闽宁镇的发展作了一些思考,在交流中我鼓励他们,要高起点、系统地做好闽宁镇的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做优做强产业,建好移民扶贫产业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引进一些好企业,建设一批好项目,同时要建设好镇村班子,用有形的业绩、有为的政绩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力争一年小变样、三年大变样、五年走在全区前列,打造宁夏扶贫开发的样板镇。

  时隔四个多月,第二次来到闽宁镇时,我发现这里的面貌正在发生变化,镇上到处都能见到现场建设的工地,园区的一些基础设施正在加紧施工,镇容村貌整洁了,街道的林带建设、村庄的绿化美化、渠道的砌护也搞起来了,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镇党委书记钱冬介绍说,这几个月,我们做了大量工作,请专家帮助编制了闽宁镇的发展规划,开展了环境大整治,拆除了一些老旧和违章建筑,启动了一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民族特色村、闽宁产业城、闽宁扶贫产业园也已开工,同时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好项目。

  蹲点调研中,我见到了来自福建的几位企业家,他们从远隔万里的八闽大地来到宁夏发展,有的在闽宁镇投资置业,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和效益。福建籍侨商陈德启投资7亿多元,在闽宁镇建起了3万多亩的葡萄种植基地和酒庄,吸纳了1000多人就业,其中固定员工就有300多人。他说,福建省号召我们到宁夏发展,我们认为在贫困地区办企业,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既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尽了我们的社会责任。在这里投资发展心里很踏实,没有什么顾虑,办事很顺利。听说自治区提出要把宁夏的投资发展环境打造得在西部最优、比东部更优,下一步我想把葡萄种植规模扩大到10万亩。在闽宁镇新建的扶贫产业园,我遇到了投资建设葡萄酒厂的福建籍企业家苏长山和他从法国、意大利聘请来的葡萄酒专家。通过聊天我了解到,在苏长山的带动下,已有4家福建籍企业进入了产业园。镇上的群众说,福建的一些企业到闽宁镇,给我们这些移民群众带来了希望,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收入有了来源,能从土里刨食的农民变成领工资的工人,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谈到闽宁镇的前景时,钱冬说,现在闽宁镇发展的势头很好,干部干事的热情高,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有盼头、有劲头、有奔头,下一步我们要把规划落实好,科学推进闽宁镇的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和镇容村貌建设;把项目落实好,以项目带产业,以产业促增收、促发展,并利用闽宁合作的平台,引进一些好项目,培育一些新产业,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把班子建设好,选好带头人,配强村班子,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闽宁镇的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

  看了闽宁镇的变化,听了钱冬的介绍,我体会到,一个地方要脱贫、要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规划引领、产业支撑、项目带动,推进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我也看到,闽宁镇的发展充满希望、前景美好,群众的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我相信再过几年,闽宁镇就会成为一个独具闽宁特色、群众生活富裕、人居环境优美的扶贫开发样板镇。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7日 05:21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吕莎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