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以良好的作风 推进桥头堡建设

云南中医学院党委书记 杨建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地方干部队伍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该地方的事业兴衰。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历史赋予云南各级党员干部的重要使命。当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良好的作风推进桥头堡建设,关键在于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把立足点放在增强责任感上。责任是一种义务、一种使命,是推动各项工作的原动力。桥头堡建设的成就要靠全省各族人民共同来创造,特别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责任心变成力量,变成推进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境界高才能作风实,推进桥头堡建设,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拥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一切从实际出发,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做一个积极主动的执行者、有能有为的管理者。把对党的理论学习与自身思想实际结合起来,把对党的理论学习与自身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把党的科学理论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推进桥头堡建设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努力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工作的本领,把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内化为开拓前进的态度、勤奋工作的热情、务实创新的动力,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把出发点放在推进跨越发展上。推进作风建设,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精力放在推进科学发展,放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优良的作风必须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去培育和锤炼,要用科学发展的标准、桥头堡建设的成效来检验、衡量我们的作风是不是过硬。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到实践中拓宽视野,拓展思路,突破思维定势。认真解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照抄照传、教条八股,形式主义、官僚习气,独断专行、以权谋私,漠视群众、脱离实际,铺张浪费、贪图享受,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软弱涣散、得过且过等问题,通过培育良好的作风,为桥头堡建设、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党员干部要坚持“一线工作法”,做到工作在一线部署,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加强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科学性、预见性。把精力投向矛盾问题多的地方,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不等不靠、积极作为,在区域经济发展、基层民主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边疆繁荣稳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

  把落脚点放在务实为民上。务实为民是转变作风的核心问题,也是实施桥头堡战略的根本落脚点。推进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积极进取又量力而行,既提高标准又遵循规律;坚持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真正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坚持深入调研摸实情、集思广益找对策、真抓实干促落实,推动桥头堡建设上台阶上水平。转变作风、推进作风建设关键要落到实处。要整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政绩观不正确、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习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批示办理批示、“文山会海”等问题,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紧紧围绕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围绕桥头堡建设的目标要求,付诸实践、见诸行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掌握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在与人民群众的和谐交融中增强宗旨观念,更好地履行促进发展、造福人民的历史职责,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立足以人为本、注重民生民利、关注公平正义、致力安定和谐。

  把切入点放在培育良好精神状态上。优良的作风源于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的好坏,关系着工作的好坏、影响着事业的兴衰成败。有了好的精神状态,遇到困难和阻力就不会心灰意冷,就会想办法去解决,找对策去落实;有了好的精神状态,对待工作就不会避让,就会自觉地去排除万难、勇于开拓,始终保持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斗志;有了好的精神状态,对待发展就不会丧失信心,就会努力去创新、主动去争取,以义无反顾的干劲、拼劲、韧劲抢抓机遇,求创新、谋发展;有了好的精神状态,面对职责任务就不会推诿责任,就会自我加压,倍加发奋,努力开创新的业绩。好作风源自好的精神状态。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组织、同志和人民群众的帮助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错误,不断改进自己、完善自己、净化自己。在桥头堡建设的进程中,党员干部要不断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坚定克难攻坚的斗志,增长开拓创新的智慧,增强和衷共济的意识,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1日 17:41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赵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