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龚全珍的五面“镜子”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整理龚全珍日记的过程,是继续受教育的过程,更是又一次接受精神洗礼的过程。编辑这些日记时,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龚老之所以永葆本色,永不掉队,就是经常“照镜子”,敢于“照镜子”,善于“照镜子”。

  龚老的第一面“镜子”就是她爱人甘祖昌将军。

  得失面前,龚老对照甘祖昌:“祖昌选择了一条苦路,他心甘情愿吃苦,自觉奉献,并把这种奉献当作最愉快最幸福的事。”奉献面前她更是对照甘祖昌:“记得上世纪50年代,民政局给祖昌送来一个伤残证,等民政局的人一走,祖昌就撕掉这个伤残证,说:‘国家给我的钱够多了!’,祖昌不仅不要国家照顾,还拿出他工资的大部分支援农业。”对照之后,龚老一次次的帮助老人,关爱学生,支援灾区,少则几十上百,多则几千元。

  龚老的第二面“镜子”是英雄模范。

  张思德、白求恩、雷锋出现在她的笔下。学习了黄继光,龚老写道:“我心里很难过,近两年考虑个人的事多了,政府要给我们家修房子的钱,我决不要了。国家困难,我不应该伸手。”龚老在3篇日记里提到了歌手丛飞:“我心目中的英雄丛飞,在生命垂危时依然惦念他供养的178个孩子。”龚老说她要向丛飞学习,将爱心落实到行动上。

  龚老的第三面“镜子”是名人、伟人。

  写作时遇到拦路虎,龚老用冰心、丁玲、季羡林来照照自己;对照周恩来总理,龚老说:“周总理关心群众,尊重长辈,他是共产党员的楷模。我应当向周总理学习,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龚老的第四面“镜子”是身边的好人好事。

  只要身边有让她感动的人和事,龚老都会记下来甚至向广播站投稿。工作认真的同事是她的“镜子”,向她提意见的学生是她的“镜子”。树恩、秀梅两口子是龚老的晚辈亲戚,他俩几十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孩子。龚老说:“我决心以实际行动向他们学习,关心老人,热爱孩子,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奉献自己的一切。”

  龚老的第五面“镜子”是共产党员的标准。

  作为一名有6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龚老参加过很多党小组会、民主生活会、学习会等等,在这些会上,她经常“照镜子”。参加了一个党员培训班,龚老给自己敲警钟:“我这个党员非常危险。每天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中,没有做党的工作,再不纠正就是个挂名党员。”2010年,她写下这几句话:“今天我领了优秀党员证,和党小组签了承诺书。我今后要认真调查有困难的老人、孩子,关爱他们,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龚全珍日记选》整理人之一、记者 江仲俞)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7日 04:01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