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号准群众需求的“脉”

杜飞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医看病离不开“四诊”,“望闻问切”。一个“切”字,意指摸脉象,通过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同样道理,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做服务群众的工作,首先也会面临一个“号脉”的环节。

  老百姓缺什么、忧什么、怕什么、盼什么……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首先就得做到心中有数,弄清楚服务对象的需求是什么。这就好比在市场竞争中,商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若没有踩到客户的“点”上,市场就不会有回报,生意自然也就很难红火起来。道理虽简单,但真正做起来,似乎又并不那么简单。

  现实中,有的基层单位和党员干部张口讲服务、闭口谈为民,可群众对被服务的感受却没那么真切、那么实在。有的基层单位办公室墙上“心系人民、服务群众”的标语挂得煞是醒目,可群众来办个事却时常感到不那么方便,甚至遭遇“言语暴力”,感受不到被服务的应有温度;有的基层单位年初计划订了一大堆,年底总结也写得厚厚一沓,可真正去群众家里却没几趟,更妄谈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还有的基层单位工作是做了不少,干部也整日忙忙碌碌,但往往群众最希望解决的问题解决不了,无关痛痒的事情却办了一堆,让群众哭笑不得:需要的是“雪中送炭”,可来的却偏偏尽是“锦上添花”……这些问题和症状梳理下来,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实。

  为什么会造成服务的虚浮甚至走偏?不实是表,实质是对群众的需求不重视、不关心、不研究,根子还是出在思想与作风上,既有“总开关”不重视的因素,也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的问题。有的是不会“实”,主观上很想把群众的事情办好,但在实践中却没有练就号准群众需求这根“脉”的真功夫,导致疲劳不少、功劳不多,服务效果不理想;有的是不想“实”,把服务群众当作一种“嘴上功夫”,认为话到即心到,只要话语表达到位,就等于服务到位,而真要去摸清扣准群众需求的“脉”,一来费时耗力不见政绩,二来万一解决不了问题还失信于民,于是干脆“自竖菩萨自己拜”,干一堆无关痛痒的活儿,对上可以糊弄、对下可以应付,便万事大吉了。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让服务群众见真功、收实效,关键是要研究群众的需求,把准群众需求的“脉”。“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谈得上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最终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不实,就难以摸清底数,搞清方向,拿不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措施;不实,就难以感同身受,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做不到与群众“同频共振”,提出来的思路和办法就很有可能让群众不买账、不领情。可见,号准群众需求的“脉”,贵在一个“实”字。

  群众的眼睛最亮。是为虚晃一枪作秀而来,还是为真正解决问题而来,群众一眼就能看清看透。真心实意地去号群众的“脉”,实打实地去办群众期盼的事,走好群众路线、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才能有可靠的前提。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5日 06:27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