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净化一座城 扫出一片天——记辽宁省朝阳市环卫局副局长夏志国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辽西古城朝阳,提起夏志国,好评连连。他大学专科毕业后穿上环卫制服,17年来,坚持投身清扫一线。虽然外表渐显沧桑,称呼从“小夏”变成“老夏”,可他那颗对环卫事业热爱的心从未改变。

  “学历最高的清洁工”

  1996年,夏志国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到朝阳市环卫局清扫大队当清洁工。“有人说,我是朝阳市学历最高的清洁工。刚工作时我很沮丧,也动摇过,可以说我能坚持下来,与父母的教导分不开。”

  夏志国的心态从“应付差事”变为“专心专干”。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他用心观察发现,看似简单的清扫工作中蕴含着不少学问。白天他挥汗如雨,与前辈同事交流工作经验;晚上读书写作,总结一天的所思所想,为清扫大队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

  有人说,城市有多大,他的工作场所就有多大;马路面积有多大,他的工作范围就有多大。夏志国坦言,任何奖励都比不上干净、整洁的马路重要。当他看到百姓不再绕着垃圾箱走,有人愿意把书包、水果放在果皮箱上,就比什么都高兴。

  “夏志国不骄不躁,有热情有知识,有思想有见地。他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朝阳市环卫局副局长马力说。

  “走群众路线的好干部”

  17年的环卫时光中,无论年节,在大队的考勤簿上,几乎看不到夏志国的休息记录。

  “万事以工作为先”是夏志国多年来的行为准则。“有时候我爱人说,家是我的饭店和旅馆,儿子想见爸爸一面还得提前预约。”夏志国说。

  “当环卫就得豁出去,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即使现在夏志国是环卫局副局长、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管理大队大队长,可他依旧每天坚持与清扫工人工作在一线,“头顶星星”出门,“脚踩月亮”回家。203条街路、19条主干道、35条次干道、149条其他干道,夏志国就像一幅活地图,任何一条道路的卫生情况他都一清二楚。

  2012年11月10日夜,朝阳迎来暴雪天气。身患胃肠炎的夏志国从病床上爬起来,深入一线带领环卫工人连续奋战40多个小时。回忆当时的情景,清扫员杨秀文说:“当时夏局长脸色蜡黄,还吃着药,困了就用雪擦把脸。我们求他休息一会儿,他根本就不听,说除雪比啥都重要。”

  清扫大队二分队职工曹维红告诉记者:“每逢过年,我们清扫员都能接到夏局长的拜年短信。凌晨4点多,我们常看到他到处巡视,一边弯腰捡垃圾,一边和我们谈心聊天。他是走群众路线的好干部。”

  “环卫工人的守护神”

  17年的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夏志国收获多项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夏志国认为,他的成就不在于得了多少奖,而在于可以给一线职工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

  2012年11月12日晚,夏志国赶往朝阳市中心医院,59岁的环卫工人辛国华发生车祸骨折,急需手术治疗。对于月收入很低的环卫工人家庭,8万元的手术费无疑是天文数字。夏志国了解情况后,立刻致电“朝阳市心愿道路清扫员援助中心”,将医药费及时垫付解决。

  援助中心成立于2009年7月,成立时所需的4万元注册资金,全部来源于夏志国获评劳模的奖金。“之后老夏又四处‘化缘’,感染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援助中心负责人吕静说。

  截至目前,援助中心共计接受捐款124万元,已援助92名清扫员,援助资金超过51万元。

  为解决环卫工人待遇低问题,夏志国想方设法争取资金,使一线清扫员工资逐步提高,又给他们全部上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只要有夏局长在,我们什么都不怕。他就是我们的保护神。”清扫工人闫淑芝说。

  为培养环卫部门的“自我造血”能力,夏志国安排成立了“新希望环卫废品回收公司”和“生活服务部”。

  夏志国告诉记者,“现在公司每年有24万元的援助资金,由于员工均为环卫部门的困难职工和家属,还为他们创造条件增加家庭收入。生活服务部每年为一线职工提供近800件服务,受益职工达到1500多户。”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6日 11:2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