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批评动真格开新风系列话题讨论之二:如何营造敢于揭短亮丑的氛围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编者按

  在民主生活会上要做到真批评,需要营造一种敢于揭短亮丑的氛围。这种氛围营造的难点在哪里?如何营造?本期邀请部分党员干部参与讨论。

  

桂然/绘

一把手要当好总导演

  一把手作为班长,是民主生活会的组织者、主持人,是能否做到真批评、真揭短的关键。

  当“主角”带头亮丑。“老大难,老大难,领导带了头就不难。”一把手只有带头讲真话、讲心里话,才能带动其他班子成员真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好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要克服丢面子、失威信的错误思想,敢于“亮丑”,自我批评要有深度、有力度,抓重点不避重就轻。对其他班子成员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当面锣对面鼓地指出,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

  当“听众”适时引导。“一把手”要善于当好“听众”,认真听取班子成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做好引导,既要防止批评过头、方式过激变成“批斗会”,又要防止批评不足、力度不够变成“走过场”。会议出现冷场时,要能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有意识地以插话、提问、询问或鼓励大家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方式打破会场尴尬的局面。结束前,要对民主生活会召开的情况进行全面点评,把问题、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并在会后率先垂范,带头抓好整改落实。

  (内蒙古赤峰市委组织部部长 岳志君)

  不让揭短者成为“箭靶”

  说漂亮的空话和无用的实话,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换得最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已经成为少数干部的“共识”。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场合,甚至是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重要关头,不少领导干部都乐意卖一个人情。这种好人主义氛围,极易让在民主生活会上大胆揭短、亮丑的干部成为箭靶中心。有人认为这是“出风头”、“搞小动作”,为避免嫌隙常下意识冷落揭短者。而被批评的干部很可能会心存芥蒂,冷嘲热讽甚至私下为难揭短者。而若相关领导对揭短者的处境变化关心不够或者充耳不闻,更会让揭短者胆颤寒心。这样一来,敢于“亮言”者只会越来越少。

  批评动真格开新风、营造氛围,一定要避免让揭短者成为箭靶。首先是主要领导要敢于作“箭靶”。应敢于打出“向我开炮”的旗帜,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好听的话刺耳的话都能听得进去。其次要减少“箭靶”的存在。组织上要快速准确地对干部提出的意见进行调查与反馈,把问题的真相和改进的结果及时公开,给这些揭短者吃一颗“定心丸”,避免让他们蒙受不必要的冷遇和指责。

  (湖南省吉首市委组织部 田思思)

甩掉不敢真言的包袱

  当前,之所以不少民主生活会未能开出预期效果,陷入搞形式、走过场的窠臼,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党员干部未能放下思想包袱,为私心所扰、为人情所困、为关系所累、为利益所惑。

  为营造揭短亮丑的良好氛围,将民主生活会行至正轨,当首先甩掉以下几个包袱,如,甩掉“上纲上线”的包袱,解决会不会将“整风”变成“整人”的问题;甩掉“患得患失”的包袱,解决会不会被抓住辫子,丢掉面子的问题;甩掉批评就是“不利团结”的包袱,解决会不会伤害同志,影响团结的问题。

  因而,党员干部首先要增强党性修养,自觉破除“老好人”观念,认识到看到问题不批评,甚至帮助掩护,不是通人情、护同志,反而是害同志,只能在纵容下使之越走越远,甚至养痈遗患,误入歧途。同时,要善待真话、实话,有完善的制度为真话“撑腰杆”,使真话说出去是“立竿见影”,而不是“石沉大海”。无论是意见建议的收集,还是处理结果的反馈,都应建立一套规范有序、运作高效的工作机制。

  (河北成安县委组织部 石宁辉)

营造民主氛围重在平时

  当前,有的民主生活会缺少“真刀真枪”的批评,缺乏敢于揭短亮丑的氛围。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平时工作中缺乏平等民主真诚的氛围,缺少制度的约束保证。因此,要把功夫下在平时。

  形成浓厚的民主空气。民主的要义是充分表达、平等交流。从现实来看,凡是民主空气比较浓厚的地方,真批评往往开展得好,反之就很难开展起来。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要鼓励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允许不同意见碰撞和争论。在日常活动中,也要常把公开批评与个别提醒相结合,摆事实、讲道理。既指出问题,又提出改正建议,真正达到帮助同志、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目的。

  创造浓烈的真诚气氛。“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只要以诚待人,诚心诚意地沟通思想,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传递关心、关怀、关爱,就能达到让人脸上火辣辣、心里热乎乎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班子成员都要“当面锣对面鼓”,既查摆剖析自己的问题,又积极分担班子问题的责任。不打“肚皮官司”,既有红红脸、出出汗的紧张严肃,又有加加油、鼓鼓劲的宽松和谐。

(安徽省阜阳市委组织部 时春柳)

  延伸阅读:

  批评动真格开新风系列话题讨论之一 谈心活动怎样谈开谈透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6日 15:5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