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基层干部眼中的兰辉:以他为镜可知得失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手机里存着2000多个号码,很多是普通群众的;用不同方式先后直接帮助200名学生和困难群众;3年时间乘车跑了20多万公里,平均每天行程220公里……兰辉走了,但这些和他有关的数字,时刻提醒着广大基层干部:对照兰辉找不足。

  “我们应当把兰辉当成一面镜子,时时对着镜子找差距与不足。”这是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乡副乡长柒玉梅心里所想,也是许多干部的共同心声。

  手机号码中的群众意识

  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乡党委书记徐和根很关注媒体对兰辉的报道:“自己与兰辉的差距,仅从‘手机号码簿’就能体现出来。”

  从诸多报道中,徐和根注意到了兰辉的一个习惯,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把电话留给需要帮助的人,他的手机号成了很多群众的求助热线。“翻开自己的手机号码簿,最多的却是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群众代表和部分困难群众的电话号码。对照兰辉同志,我才发现自己的工作方法很简单,认为听取了村干部和群众代表的声音,就能了解辖区内的实际情况。”

  多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干工作,是对每一位基层干部的要求,但却很少有人能做到兰辉那样的程度。

  最近的一件小事让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党委书记介来阿体深有感触。两个家庭几次找镇党委、政府解决离婚问题,介来阿体本想按相关法律政策做好解释工作就行,但后来发现矛盾涉及彝族地区婚俗,应对症下药。通过一个星期的深入了解,他们逐一做通家庭成员工作,两家不再提离婚二字。“必须深入群众,才能从群众所思、所盼出发,解决问题。”

  一把十字镐里的严格要求

  在兰辉的车上,随时放着一把十字镐,每到一处道路建设施工现场,他都要随机抽查。为了练就“火眼金睛”,他组织编印了一本《乡村道路建设手册》,白天随身揣着,晚间放在床头,见缝插针反复看,翻得书都卷了边,时间长了,他对道路的工艺、工序、材料评定等烂熟于心。

  对照兰辉的敬业精神,一些干部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这段时间,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乡茶园示范区正在接受土地平整前期验收,彝家新寨建设完成后,产业发展项目即将集中展开。面对产业发展方面的技术问题,刚上任8个月的副乡长柒玉梅坦言自己“还不专业”。“从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村落布局规划到后续的社区管理、产业发展,虽有相关部门牵头,但自己也应该精通才行。” 柒玉梅说,过去以工作忙为借口,疏忽了学习,今后要像兰辉那样挤时间多“充电”。

  同样感到学习不够的还有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倮果双江社区居委会主任柴银发,“我从事社区工作15年多,心里一直感到遗憾的是,因社区工作非常繁杂,忽略了文化学习。”

  一个网名带出的工作方法

  通过关注各类报道,介来阿体对兰辉的了解一天比一天深入:兰辉作为一名副县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还活跃在网络上,用“scbclh”这个网名,回帖上万条,悉心帮助网友解惑。“细节决定群众工作成败,在方式方法上用心,这是兰辉的长处,却是多数基层干部的短板。”兰辉的故事让介来阿体认识到,科学技术在进步,为群众服务的手段也要进步。

  徐和根坦言,自己对网络的重视还不够。“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在网上发表言论。兰辉敢于听取群众真实的声音,善于引导社会正能量,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基层干部。”

  在公路建设上,兰辉创造的“三导”“四包”工作法至今仍在北川县运用。创新工作方法是每一名干部必须面对的命题。兰辉的事迹让隆昌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副主任陈伟正视了自身存在的问题,“遇到困难就想绕道走,认为工作做得差不多就行了,这样做不对。应该像兰辉那样,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以前的办法解决不了,就创新方法去解决。”(记者 蒋君芳 王爽 陈碧红 张明海 张通)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9日 13:19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