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浙江日报评论员:发扬“钉钉子”精神

——二十九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如何找准目标、持之以恒,把民主生活会上提出的问题整改落实好、让教育实践活动不打折扣?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抓工作不落实,提再多问题也是徒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管是日常工作还是革除作风顽疾,成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清楚的目标、坚定的信心,缺一不可。

  习总书记提出发扬“钉钉子”精神,寓意深远。钉子之所以能钉进木板,是因为目标准确,力度适当。党员干部发扬“钉钉子”精神就是要找准目标、找准方位,在注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生活会中也应如此。民主生活会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能否取得实效,关键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效果,是否真正将问题摆上台面。在批评中,既要敢于动真碰硬、揭短亮丑,更要本着对党、对同志负责的态度,善意真诚地指出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只有找准病灶、摸清脉搏,边查边改、立说立行才不会沦为空谈。

  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干工作,更要有“钉钉子”精神。明确方向,一锤一锤接着敲,持之以恒,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对党员干部来说,干事业何尝不是如此?现在,有些人担任领导干部时间长了,开始习惯于会议多、文件多、讲话多,热衷演奏看盆景、听汇报、作指示、上电视“四部曲”。久而久之,成为习惯,磨平了棱角,不愿意脚踏实地,工作常常“挂空挡”。事实上,一个单位、一个地方面貌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以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沿着正确的目标不断努力,久久为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钉钉子”不可能一下就完全钉进去,尤其在面对一个坚硬的物体时,需要有耐心、有毅力地不断敲击。越是在面临突出矛盾时,越要牢记目标、统一思想、一致行动,发扬“钉钉子”精神,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过程中,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无果而终,要始终抱着必胜的信念和信心,将谋发展、转作风的钉子,一锤一锤,钉牢一颗再钉一颗。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空谈误国,践行实干兴邦,让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0日 17:41 来源:浙江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