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郑江:谋事顺民意 办事想百姓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10月21日一大早,赤峰市松山区穆家营子镇北洼子村党总支书记郑江便来到办公室,同村“两委”班子成员分享赴山东省考察设施农业的心得,并研究今后如何借鉴先进经验促使本村的设施农业园区发展更上一层楼。

  北洼子村是赤峰市远近闻名的无公害蔬菜园区,有1.2万亩、3678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全村80%以上的农户都在参与经营,蔬菜远销俄罗斯、东南亚等地,年人均纯收入1.5万多元。设施农业已经成为该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正在棚内侍弄蔬菜的于志杰感慨地说:“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是因为郑江书记给咱们找到了发家的门路。”

  衣着朴素,外貌忠厚,言语铿锵有力,举手投足间透露出农民特有的质朴,这是58岁的郑江给人的第一印象。他从2001年被任命为北洼子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12年。谈起上任之初村里的状况,郑江感慨良多:“那时,村民靠天吃饭,人均收入不足千元。村务管理混乱,干群关系紧张,还扛着54万元的外债,村班子处于瘫痪状态,是人尽皆知的烂摊子。”在其位就得谋其事,面对这些棘手问题,郑江首先借来10万元钱,把26个村集体开支人员拖欠了3年的工资全部补发,恢复村党组织正常工作;通过资本运作,将破旧不堪的校舍换成了崭新的教学楼;盘活236亩闲置土地,发展养殖小区,户均增收900元。财务问题最敏感,他把村里大小花销全部“晒”出来,每季度公开一次。村班子工作“阳光、透明”,村党组织的威信重新树立起来。

  干群关系逐渐融洽,百姓心中怨气消除,头脑灵活的郑江开始筹划着如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2004年,郑江带领村干部、村民代表70多人,先后到辽宁、山东等地考察学习后认为,发展节水高效的设施农业是北洼子村增收致富的一条捷径。然而村民们却不领情,山地种大棚蔬菜,投入不小,动辄上万元,万一搞砸了,日子不是雪上加霜吗?

  郑江憋足了劲,要给乡亲们闯出条致富路。于是,他发动党员带头干。当年,在全家梁建起占地600亩、225个棚,棚均纯收入1.5万元,是原来旱地亩均收入的15倍。实实在在的效益,证实了郑江的选择是正确的,通过前后对比,村民们开始争先恐后地发展设施农业。

  随着种植规模日益扩大,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如今,园区成立了党支部,并建起农民蔬菜生产合作社、广播站、技术服务中心、销售服务中心、生产生活服务中心,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而育苗工厂的建成,又节省了农户靠从外地引苗入棚的资金投入,仅此一项可节省200多万元成本。同时,村里还多方筹划,硬化园区5000延长米作业路,方便车辆出入。如今,北洼子村标准化、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园区,已经成为赤峰市设施农业的样板。

  北洼子村刚刚投入使用的51盏路灯,解决了村民夜晚出行不便的问题。盏盏路灯点亮民心,这只是郑江在改善村民生活方面的实例之一。几年来,他多方奔走,频出新举:群众没花一分钱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解决了长期以来的人畜饮水难题;争取公交车线路延长到村,村民和城里人一样,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争取来114万元,硬化了2000米的土路……

  谈及下一步,郑江信心满满:“农民新村的土地手续已经获批,预计明年可开工,建成后村民不但可住上楼房,节省下来的土地还可以扩大设施农业规模,人均收入将突破2万元。明年村里街路将全部硬化,并建造公厕、垃圾场等,改变村容村貌。另外,正在建设的1200立方米的蔬菜冷藏保鲜库也将于明年投入使用,将大大降低农户蔬菜产后的损失率。”

  多年来,郑江用真心苦干、实干,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2011年村党总支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级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他本人去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面对荣誉,郑江坦言:“谋事顺民意,办事想百姓,让大家伙都能增收才是硬道理。”(记者  徐永升  通讯员  周建军)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3日 11:31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