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鲁山县流动乡政府便民服务12年 为群众办实事26万件(次)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鲁山县流动乡政府便民服务12年,为群众办实事26万件(次)
汽车乡政府 跑实干群路

  一段段兜兜转转的山路,要走多少遍才不会迷路?

  在鲁山县库区乡,有许多干部,无论年长年轻,都有这么一张“地图”熟稔在心,上面标示着每个村的准确位置和最近路程,还有一件件群众待办的事。

  12年来,一辆辆便民服务车载着他们走过一段又一段山路,一村又一村,一遍又一遍,解决问题一件又一件。他们熟记着群众常走的路,而群众也叫熟了他们的名字:汽车上的乡政府。

  领导换三任 车轮不停转

  10月18日一早,库区乡黑虎石村的于大爷就赶到村委会的院子里。“今儿是汽车乡政府进村的日子,俺想问问今秋种麦买啥肥最好。”跟他一样,来的村民个个带着问题,“俺妹身份证名字错了咋办”、“俺爹是五保户,修房该咋补贴”……没等工作人员摆好桌椅,大伙儿就已呼啦啦地围上去。

  对于库区乡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张留太而言,这样的场面再熟悉不过了。今年59岁的他,见证了汽车乡政府12年的发展历程,“库区乡18个行政村中,有10个村都在深山里,以前交通不便,村民到乡里办事,绕道要走30多公里,单是换车就要两三次,一点小事也得耽误一天。”群众办事难,干部心里愁。2001年3月,乡里筹钱买了一辆二手中巴车,把各个职能部门一集合,汽车乡政府开始上路,“干部跑上门,服务到田间,群众无不称好。”张留太说。

  12年,领导换了三任,汽车报废了5辆,20万公里的路程,为群众服务的车轮却从未停转。从上户口、办结婚证、发计生证的简单形式,到如今服务全程代理和送科技、讲政策、解纠纷的多面结合;从每月3天的定期下乡,到现在天天下随时下的互为补充;从解决群众困难的便民服务车到干群互动谋发展的党群直通车,这些年,“汽车上的乡政府”也悄悄在变。

  群众就医不方便,流动的乡政府干脆把“卫生院”搬到村里,每月组织医生,为大伙送药体检,“被群众这么热情一围,咱也过了把明星瘾”,乡医院的医生李中正幽默地说。村民想自主创业,党群直通车直接和县里劳动就业局联系,为大家举办SYB培训班(全称“START YOUR BUSINESS”,译为“创办你的企业”),如何办理项目、申请资金、经营管理等统统讲授明白,“城里人上MBA,咱村里人有SYB,多洋气啊”,东许庄农民王建有感叹地讲。

  “群众的抱怨最可贵,做好基层工作就要不断地向群众学习。”库区乡乡长高光辉说。以前给村民集中办身份证,总有一些外出务工及行动不便的人员被遗漏,这让一些群众有意见。如今,下乡的工作人员都会带上相机,随时随地都能拍照办证,举手之劳却方便了群众,“农民需求在变,我们的工作也要随着变,小调整对群众也许就是大变化。”高光辉说,“农民就是咱基层干部的圈子,把这个圈子维护好比啥都强。”

  小事集成大效果,群众受益看得见。12年,26万多件(次)实事清清楚楚;12年,便民车成了群众的“招手停”,有事没事都能搭上一段;12年,山路已多平坦,一些干部已不再年轻,但汽车乡政府仍在基层的路上,持续奔忙。时间变了,道路变了,工作的内容变了,为群众服务的初衷始终没变。

  多走群众路 干部长本事

  常在基层走,才能不迷路。为群众办事,干部自己也是受益者。

  “基层有最生动的风景,也有最真实的情感。”乡政府办公室主任武乐乐说。

  2002年她大学毕业,来乡里工作时才刚20岁,正逢汽车乡政府组建不久,就次次跟着下乡,“原本想得简单,可一和群众打交道,一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行了,从理论到实践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学习群众语言,学习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当年的小姑娘没少费心思。

  “心里有群众,群众心里才有你。”有件事让她记忆深刻。2005年,金沟村的韩书莲大娘因自家的树遮了隔壁家的光而和邻居起了纠纷,一时闹得不可开交。赶上汽车乡政府来村里,武乐乐就去调解,可好说歹说人家也不让步。一次不行,再来。一连跑了好几趟,韩大娘的邻居也不好意思了,最终同意和解。之后,每当乡政府流动到这儿,韩大娘都一定要来招呼她。“一句‘闺女,你回来了’、一碗热腾腾的荷包蛋让我心里暖融融的,你真心对群众,他们也待你如亲人。”武乐乐说。如今,和群众沟通已非难事的她仍坚持每次随车一起下乡,“不去基层走走总觉得心里少点啥。”

  常走群众的路,才能增强为群众办事的本领,才能确保干群联系不断线。同武乐乐一样,库区乡的很多干部都是心甘情愿的“跑腿”干部,他们喜欢多跑基层的路,更喜欢为群众的事多跑腿。乡计生服务中心的刘艳峰就是如此。他在婆娑村服务时曾遇见一对夫妇,俩人在他桌旁却久不言语,细心的他意识到这夫妇俩可能是聋哑人,便写纸条与他们交流。得知二人是为办准生证而来后,刘艳峰打定主意,根据当时政策规定,残障夫妇办准生证须先去县里做伤残鉴定,“聋哑人出门肯定不方便,干脆我多跑两趟帮他们办好。”从县里到村里,来回折腾,他没嫌烦,直到把办好的证交到那对夫妇手里。“为群众工作,不能偷懒怕难,基层像本书,有得学呢。”他笑着说。

  “这些年,随‘汽车上的乡政府’一起工作的干部成长得都很快,现在年轻人一来都争着下去学本事呢。”库区乡党委书记王全民说。眼界宽了,作风转了,干部的本领长了,与群众的心贴得也更近了。

  办事行不行 群众最有数

  干部脚沾土,群众心不堵。“群众不在乎你官大官小,只在乎你能不能办成实事。”王全民感慨。

  2006年盛夏,便民服务车下乡服务,一路走来,工作人员发现权村、搬走岭村附近的路旁堆满了西瓜。下车一问,才知道当地西瓜丰收,销路却不好。怎么办?不能让群众吃亏。汽车乡政府现场办公,大家顾不上炎热,多方联系,最终把县电视台给“请”来了。报道一出,滞销瓜成畅销货,干部们的心也放下了。如今,瓜熟季节,当地西瓜再不愁卖,“俺村村民一提起这事,个个竖起大拇指,这汽车上的乡政府,真中!”权村党支部书记鲁福兴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像这样主动为群众服务的事,汽车上的乡政府可没少做。2007年,东许庄村村民秦长森种的一大片晚秋黄梨树只开花不结果。“这是‘公树’,不结果还不吉利,砍了吧。”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老秦直心疼,“投了那么多钱,这一砍可真要了俺的命。”后来汽车乡政府一听说这“怪”事,立刻派果树种植专家上门来给老秦的树看病。“栽上几棵其他树种一配,准保能行。”果然,第二年“公树”开满花,硕果累累,老秦心里也乐开了花。

  “群众的心最真最诚,也最知道谁对他好。”库区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孙晓萍有感而发。现在入村服务时,每到中午村民都跟商量好似的跑来为工作人员送热饭热水和瓜果。“咱为民服务不扰民,啃方便面、吃咸菜本就没啥,可群众心疼我们,倒让大伙儿心里酸酸的。”

  为民服务事事帮,群众生活日日新。“以前咱帮困,如今生活好了,没困难的群众咱要帮富。”王全民说,“为啥现在叫党群直通车?就是要在新形势下搭好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近两年,库区乡邀请县里的农林、科技、畜牧等部门技术人员,多次为当地群众搞培训,提供致富等信息17000余条。目前,东许庄村的蓝莓种植园、婆娑村和栗村的食用菌种植园、搬走岭村和权村瓜果种植园等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全乡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据统计,2012年,库区乡全乡人均纯收入达到4940元,比5年前翻了1倍多。

  12年来,库区乡一茬茬的干部来来去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现任书记王全民看来,“群众的盼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这条为群众服务的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8日 14:53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赵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