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欠发达地区同步实现小康的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

中共贵州省委书记 赵克志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阐述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战略目标、根本任务、活力之源、坚强保障,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坚持“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推动贵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深刻领会讲话关于扶贫开发战略目标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脱贫致富这个“第一民生工程”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要论述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明确了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为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的胜利指明了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艰辛求索、不懈奋斗的中国梦,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是现阶段贵州共筑中国梦的奋斗目标。确保第一个100年不掉队、有作为,是贵州4000万各族人民现阶段对美好生活的最大向往,是贵州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克服信心不足,提振精气神,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的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贫困地区尽管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水平较低,但也有各自的有利条件和优势。只要立足有利条件和优势,用好国家扶贫开发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树立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持苦干实干,就一定能改变面貌。我们要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大力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总结推广扶贫开发“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勇于争先”的“威宁精神”,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的精神高地,提振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增强发展自信、跨越自信和同步小康自信。

  加快脱贫步伐,基本消除绝对贫困,是贵州最突出的困难,也是全省第一民生工程。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个“第一民生工程”,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坚持不以省的全面小康代替各县的全面小康、不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不简单以指标数值代替老百姓真实感受的“三个不能代替”原则,突出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和环境质量“三项核心指标”,努力建设实实在在、不含水分、老百姓认可、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全面小康社会。把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桂黔石漠化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以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贫困乡村为重点,切实解决好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坚决打好扶贫开发这场硬仗。

  深刻领会讲话关于扶贫开发根本任务的重要论述,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任务仍然是发展,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贫困落后是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的根本任务。立足这一基本情况,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上,欠发达地区必须肩负起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把握住外部机遇聚合、内部机遇凸显的双重机遇,发挥好比较优势明显、后发优势突出的双重优势,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艰苦奋斗、长期奋斗、不懈奋斗,奋力追、全力赶、努力超,力争实现加速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

  习近平同志强调,“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他还强调,“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贫困地区只要抓住机遇,理清思路,找准主攻方向,选择好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发展路子,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发挥好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必能加快发展。我们要紧紧盯住脱贫致富奔小康奋斗目标,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构建特色产业、现代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科技支撑、生态环境保障“六大体系”,重点打造产业园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小城镇、城市综合体和旅游景区“5个100”工程。加快推进黔中经济区、贵安新区发展,使之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坚持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打好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和水源性工程、提灌工程、地下水利用开发“三项会战”,全面实施以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为重点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积极探索建立符合贵州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努力走出一条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要求我们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优先目标,促进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与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让群众都有事干、有饭吃。按照“穷省可以办大教育、穷省必须办好大教育”的思路,大力实施“9+3”义务教育及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推进学前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四项突破工程”,统筹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统筹解决好低保、医保、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着力解决城乡居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群众的后顾之忧。

  深刻领会讲话关于扶贫开发活力之源的重要论述,切实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化改革开放,必将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强劲动力和内在活力。我们必须切实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深入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必须把准改革脉搏、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内在规律,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等重大关系,着重围绕提高工业经济、城镇化率、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四个比重”,努力在行政审批、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资源配置体制、国有企业、医疗卫生体制和户籍制度等领域实现改革突破。积极搞试验、抓典型、推经验,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使各种发展要素活力迸发,让方方面面力量集聚释放。

  从贵州的情况看,欠发达、欠开发的重要根源是欠开放,必须把扩大开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开发。坚持以开放的心态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强综合保税区、无水港、外贸基地建设,扩大与成渝经济区、泛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的交流合作。着重在推进产业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化新一轮扶贫开发对口帮扶。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全省对外开放向更新的领域、更高的层次迈进。

  深刻领会讲话关于扶贫开发坚强保障的重要论述,突出抓好基层党建和作风建设

  习近平同志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堡垒。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必须着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导向,强化便民利民的综合服务,强化乡镇党委书记、农村党支部书记和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培养建设,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基础农业、基层组织“三基工作”,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农村稳定、同步小康创建的坚强领导核心。

  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引用了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并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更要有这样的情怀,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研究扶贫开发面临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忠实务实实干兴省、同心同德同步小康”为总要求,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改革考核办法,把各级干部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扶贫开发上来,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最大限度凝聚各族群众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努力开创贵州科学发展、推动跨越、同步小康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06:19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张学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