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尊重群众当落于细微处

翟慎良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把最近的两件事对比起来看,让人颇生感慨。一是在南京,从11月起,该市公交集团所属的6000多辆公交车和轮渡,老人卡的刷卡提示音将由原来的“老人卡”改成“您好”。二是在南宁,该市西乡塘区的数家报刊亭,因在门上挂杂志,被城管部门罚款1000元。

  这两件事看似不搭,实际上反映了同一个问题:如何理解与尊重群众的诉求?对老年人来说,他们希望乘公交车时能享受免费待遇,同时又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提醒”:你老了!而小摊主,则希望能把自己那方小天地装饰的更富吸引力,以便多卖一点报刊,多赚一点收入。或许这些诉求在外人看来微不足道,但对当事人来说却很重要:刷卡报什么提示音,关乎老人的尊严;而能不能在门上挂杂志,则关涉摊主的生计。尊重群众、服务群众,不能轻视、漠视这些具体细微的诉求。恰恰相反,尊重群众,就应从尊重群众的这些具体诉求开始;服务群众,就应从满足群众的这些具体诉求着手。

  群众利益无小事,而尊重群众、实现群众利益却必须落于小事和细节处。从“老人卡”到“您好”,南京老人卡提示语的这一小小变化,反映的恰是南京公交集团在看待群众诉求上的理念之变。我们有理由为这样的变化叫好。

  现实中,一些机关把“为人民服务”的标语贴在墙上,一些公务员把群众路线挂在嘴上,但一面对群众的具体诉求,就将这些忘得一干二净,不知不觉打起了官腔、端起了官架子。他们要么将群众视作“麻烦制造者”,要么将群众的正常诉求视作非分要求,结果,服务群众变成了管理群众,管理群众变成了处罚群众。

  有人可能会说,群众的利益是多元的,群众的诉求是多样的,我们不可能满足所有群众的所有诉求。有时候,满足了这方的利益诉求,就必然会损害另一方的利益。比如报刊亭,“报刊亭门向外打开,挂着杂志,属于跨门槛经营”,如果不处罚,就会影响市容、占用公共空间。诚然,利益冲突不可避免。但对管理部门来说,施政执法的前提,同样应是对各方利益的最大尊重,而不是只看到矛盾冲突,简单地择其一而就之。特别是在群众诉求与现存规章制度相悖时,不能简单地予以禁止或罚款。尊重群众诉求,应努力寻求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多一点换位思考,少一点管理本位,多一点“柔性执法”,少一点“一刀切”。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09:15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