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我的中国梦 青春大讲堂”江苏校园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为进一步形成“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鲜明导向,引导青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创造,把对梦想的追求落脚和聚焦到扎实奋斗上来,为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建功立业,近日,由团江苏省委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团委承办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我的中国梦 青春大讲堂”江苏校园行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敬文图书馆举行。团省委副书记司勇、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国祥出席活动,400多名低年级大学生、青马班学员代表等参加了活动。

  活动邀请创新创业典型-盐城东台京航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段兆涛、自强不息典型-南京何留图文工作室法人何留、青年知识分子、科教工作者典型-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沛芳等优秀青年代表分享了青春奋斗故事。

  段兆涛因为一次谈判中外商的颐指气使,立志“不能让一根焊条卡住咱中国人的脖子”,他经历从文科到理科的艰难转变,最终实现了“环保自钎铝钎料”技术的突破,使我国在这一尖端钎焊材料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激励青年,梦想是没有围墙的,要培养超出一般的能力,要修炼凝聚人才物的气场。何留自幼因药物过敏,双耳失去了听力,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他自强、自立、自尊、自爱,通过自谋职业、艰难创业之路,用奋斗演绎了“从聋哑人到公司老板”的梦想神话。他坚信,任何事都是从一个决心、一粒种子开始的,只要肯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正常人能做到的事,残疾人通过努力一样能做到,甚至比正常人做得还要好。王沛芳是一名年轻的教授,却取得了耀眼的科研成果,她负责或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863、水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40余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12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她说,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一项艰苦、枯燥的工作,如果没有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没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协同创新,共同为我国的水环境保护贡献力量。三位典型的青春励志故事,向青年学子展示了不断拼搏,不断超越,追求完美的追梦征程;展示了任劳任怨,默默付出,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展示了敢为人先,勇往直前,迎难直上的魄力和勇气。

  活动现场设置了微博墙,青年学生和嘉宾通过线上线下、台上台下进行了精彩的互动交流。在如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如何实现女性自身的价值等问题上,嘉宾们给出了切实有益的建议,他们用朴实的话语诠释了奋斗的艰辛、青春的激情、梦想的美丽,赢得了青年学子们的阵阵掌声和共鸣。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10:49 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