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为何见了群众会结巴

华木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说实话,在机关待久了,跟群众打交道少了,有时见到群众,除了寒暄,都不知该说些什么了。”日前,某地一位机关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因与群众交谈不畅,坦陈自己成了一个“结巴”。

  或许,该领导说这话不无自嘲成分。但一些平时开会讲话口若悬河、能说会道的干部,在与群众交流中反而成了“结巴”的现象,却并不鲜见。为啥会成了“结巴”?当然不是文化水平不高,也不是真的不会说话,而是干群之间出现了认知与了解等方面的断痕,既不清楚群众想什么、要什么、最关心什么,也不懂得群众的话语体系,所以很难跟群众有共同的话题和语言。

  口若悬河的干部见了群众就“结巴”,说到底是长期脱离群众的表现。这种“结巴”病看起来是个细节问题,实际上却影响和群众打成一片,影响跟群众心贴心的交流,导致摸不清基层实情,摸不准群众脉搏,乃至影响干群之间的感情和血肉联系,不利于为群众排忧解难服好务。

  治疗这种“结巴”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到基层去,多到群众中去。不但身入而且心入,放下架子虚心请教,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实情,熟悉群众的话语体系,加深对群众的感情。当对群众有了深厚感情,对群众想些什么、缺少什么、需要什么有了真切的了解,对群众的冷暖疾苦有了切身的体验,那与群众就有了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梦想和追求。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14:37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