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融入大海中的水滴——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自2012年全区开展“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以来,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深入开展以“三力三实三公开一述职”为主题的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成效显著。

  田间地头 科技服务做到位

  凌晨5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高常军从熟睡中惊醒,“高站长,我的黄瓜好像出了问题,咋办?” 类似电话,对于九原区农牧业局果树站的高常军站长来说,已经是经常事了。

  43岁的高常军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每次下乡,本来不大的车里装满了防止蔬菜病虫害的书籍和药品。每年5至7月是温室大棚病虫害的高发期,这个时候也是高常军最忙的时候,一周至少有四五天泡在农田里。

  九原区环绕城区,农业服务点多面广,最远的地方要走80多公里,把全区的服务点跑一遍就是200多公里。手上磨起了老茧,脸被晒成了黑红色,在田间地头,高常军和农民没什么区别。为给村民提供更好的技术指导,他经常很晚才能回来,有时干脆住在村里。怕给农户添麻烦,高常军的车里备了方便食品和棉衣、手电筒、雨鞋等。他的车不仅是送科技下乡的服务车,有时还是一个流动的家。“自从高站长给我们教了新技术,蔬菜长势良好,现在不出村就能把菜卖了,可方便了。”57岁的崔解放说。

  九原区自下基层工作开展以来,有100多名科技骨干走进田间地头访民情、解民忧、送技术,高常军的事迹,只是一个缩影。

  结对帮扶 真心办事惠民生

  看着车辆穿梭在新修的桥上,民胜村的老支部书记高羊换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说:“原来的桥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早已年久失修,去年黄河防汛抢险时车辆多,压得更烂了。区委组织部协调区交通局、农牧业局、财政局,投了50多万元建成了现在这座新桥,村里的大人娃娃像过年一样高兴。”

  6月28日,下基层帮扶麻池镇的市、区单位的党员干部不约而同又来到城梁村,与党员、村民就居家养老、村镇规划及党支部、村委会阵地建设进行交流。了解到城粱村由于新旧村庄交替建设没有合理规划,造成巷道崎岖不平、下雨后泥泞不堪,群众出门苦不堪言。下基层单位立即协调市委办公厅、建委、规划局等部门拿出了巷道改造方案,首期确定了1.8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还把20多年一直没有装修的村委会修缮一新,为党员群众配备了价值55万元的办公桌椅和健身器材。

  今年年初,九原区选派了157名领导干部,成立了8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一名区委常委挂帅,与8个地区73个嘎查村社区无缝对接。区领导以身作则,专门抽出时间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

  举措落实 加强监督重实效

  “联系人公开、解决问题公开、考核结果公开”,“三公开”公示栏在每一个乡镇、街道、村组、社区的醒目位置都能看到,从下基层领导干部的姓名、职务、电话到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以及完成的时间都公之于众,让群众看得明明白白。

  九原区委要求下基层的党员干部要在实践工作中当好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员”、国家政策的“宣讲员”、上下沟通的“联络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扶贫开发的“服务员”。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真正把干部下基层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及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范围,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群众评议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

  截至2013年9月,九原区党员干部共走访群众7681余户,开展调研1909次,提出发展性建议458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259个;开展干群座谈会1266次,完成调研报告192篇;接待群众信访156(批)次1404人,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14起;撰写民情日记3509篇,帮扶项目154个,协调各类资金6240.01万元。

  九原区区委书记路智说:“下基层的党员干部就像是一个个水滴,只有不断地融入到基层这样浩瀚的大海中,才能得到锤炼。”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4日 16:44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