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开展批评有“三忌”

昆明市委党校副教授 胡灿莉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开展批评有“三忌”

对别人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要客观分析,实事求是

  批评别人是一件很讲艺术和方法的事情,方法得当,被批评的听得入耳入心,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方法不当,则适得其反。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个最重要的阶段。只有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思想武器,解决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才能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在开展相互批评时,应该注意“三忌”:

  一忌“突然袭击”。如果民主生活会前不进行交心谈心,会上突然发表批评意见,就可能使被批评的人没有思想准备,不易接受。因此,会前的交心谈心一定要充分,再忙也要腾出时间来促膝交谈,坦诚相见,以心换心,把事挑明、话说透、理讲清,形成共识。

  二忌人身攻击。不能把一些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能力不足或工作不到位出现的问题归结到个人思想品质上,让人感觉是在整人。这样的批评只会影响团结,形成新的矛盾,不利于解决问题,也不利于团结共事。党员领导干部要有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容得下人,对别人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要客观分析,实事求是,公正评价,不能借机发泄私愤,随意扣“帽子”、打“棍子”;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要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忌“隔靴搔痒”。在批评别人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见时,有些人总是讲问题轻描淡写、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让人听了似有似无、云遮雾罩、不知所云。这样的批评,完全背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要求,沦于形式主义的泥沼。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近年来,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不良风气滋长,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四风”滋长的一个原因,就是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有的把民主生活会开成工作总结会、座谈研讨会,没有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制度、规定认真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的好人主义盛行,班子内部、领导干部之间,你好我好大家好,把民主生活会开成表功会、相互吹捧会;有的会前不认真准备,开起会来主题不突出、东拉西扯、匆匆收场。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我们党保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的传家之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在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利器,解决党内自身问题,需要全党同志很好地探索与实践。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从党的事业长远大局着想,不仅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而且要在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期实践中,自觉坚持并正确使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不断完善党风民主监督制度,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维护党的肌体健康,提高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优良的作风取信于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聚正能量。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8日 17:44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