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卢锋:“希望‘改革窗口期’的三中全会取得突破”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国正处于‘改革窗口期’。”谈及9日开幕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卢锋教授说,“我觉得,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的这次会议,势将取得实质性突破,并引发一系列更深广的系统性改革。”

  北大国发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作上述表示。

  虽然海外舆论不乏看空中国改革的声音,但作为一位中国经济体制演变的长期观察者,卢锋相信人们对中国新一轮改革的热切期望不会“落空”。他理由有三:

  首先,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史的一条基本经验是,成功的改革是逼出来的,而当下中国倒逼改革的力量很大。

  卢锋说,过去数十年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所产生、积累的问题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亟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化解。其中包括收入分配的压力、社会稳定的压力、环境保护的压力、国企改革停滞的压力、贫富差距的压力等。

  其次,当前社会各界对改革攻坚形成广泛共识,有着强烈的改革突破预期。

  卢锋说,中国通过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在不断完善,但近年改革已驶入“深水区”,在一些关键领域难以突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需要突破性改革来还“欠账”。

  第三,中国新领导层上任近一年来的施政方针政策有利于改革,为改革形成了一种“势”。

  卢锋认为以下几点比较突出:反腐力度空前,震慑了贪腐官员;全面整治“四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在客观上使官员系统处于一种自我反省的状态,有利改革推行;在宏观政策上,不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而是投入更多精力推进改革。

  “我认为现在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改革窗口期’,在这个时候推动改革,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现实性,”卢锋指出,这样的历史机遇不是经常存在,必须要一鼓作气,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的改革。

  卢锋说,市场化或者说解决“市场不完善”的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他认为,结合中国实际,市场化改革的重点至少有以下几个:

  一是要完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特别是要解决好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保护好农民利益,打破政府对土地的垄断和行政控制,实现健康的城镇化。

  二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让国企和民企在竞争环境下作为平等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而不是维持和强化国企的垄断地位,否则不仅导致缺乏效率,而且易滋生腐败。

  三是着力减少政府对企业等市场主体和微观市场活动的干预,尤其是取消对企业投资活动的不合理审批、核准、备案等,警惕打着各种“宏观调控”旗号实则干预市场的行为。

  “中国需要系统性改革来解决深层次矛盾,希望此次三中全会迈出重要第一步。”卢锋说。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9日 13:17 来源:新华网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