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央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任建明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反腐倡廉(文字实录)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13年11月1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任建明(左)做客新华网访谈室,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反腐倡廉。图为访谈现场。陈竞超 摄 

  2013年11月13日14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任建明做客新华网访谈室,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反腐倡廉。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昨天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公报也正式公布。可以说三中全会是举世瞩目的,境内境外的各种媒体、社会公众都非常关注,特别是关注这次全会对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将做出哪些部署。据统计,三中全会公报中,“改革”一词是最高频的词语。那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也是公众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社会舆论也都在关注三中全会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都有哪些新的变化。今天,新华网特别邀请到了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央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任建明教授,请他给我们谈一谈十八届三中全会反腐倡廉工作做出的重大部署。

  任建明: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三中全会公报昨天一出来大家都关心,您肯定是第一时间看了,那您先谈谈自己内心的想法吧。

  任建明:这届三中全会大家都很关注,未来改革扛什么样的旗帜,怎么样能推进下去?过去35年我们其实主要是经济改革,这次来看还是一个全面的改革,包括各个方面,对未来的改革还是有很大的期待。

  主持人:那说到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方面,您觉得在这样一个全社会非常关注,大家都很期待的点上,这次三中全会公报中有哪些新的亮点和新的部署?

  任建明:我自己看了一下公报,我觉得亮点是两个。第一是把权力制约和监督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且相关的内容公报里面虽然只有两百多字,但是把这些相关的内容都组合在一起还是第一次,包括要靠制度、靠人民监督、靠权力的公开、靠形成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机制等这样一些综合的制度措施,把它们整合在一起,我觉得这是一个亮点。二是提出作风建设的常态化。这两个亮点比较突出。

  主持人:其实老百姓都能感受到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上台后对反腐败工作高度重视,各方面非常有力的拳头都打了出来。那对反腐败工作在今后一个阶段的走向您怎么预估,尤其在三中全会公报之后?

  任建明:我想经过一年的观察,我们新的领导集体在反腐败工作方面,至少在现在和今后的五年时间一个最主要的工作重心就是加大“治标”力度,为“治本”赢得时间,而且在“治标”方面以作风建设作为重要的切入点。一年来,已经有一些初步的成效,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想可能未来新的五年规划里也会提出,要把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作为未来五年工作的目标。

  任建明:我想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未来能不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真正在“治标”方面有一个实质性的进展,我想关键还是要加大反腐败机制体制的改革,要进一步开始党的纪检体制的改革。我想在这方面的改革,不仅仅是我们反腐败体制机制的改革问题,其实它本身就是我们国家权力结构体系改革的一个突破,就是从监督权方面进行突破,我觉得这些方面的突破是未来我们能够实现“治标”目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支撑。

  主持人:其实我们从一个数字也能够看到十八大以来在反腐工作上的成绩,就是共有11名省部级干部受到查处。这显示了我们中央严惩腐败的决心,对这样一份成绩单您怎么看?

  任建明:最近几天我关注新闻,我看到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街头的采访,不管是教师还是普通市民,他们都在这方面有一个非常积极的回应,说差不多一个月查出一个省部级高官的腐败案件,显示出中央的决心,而且这个决心也让人民群众觉得信心更高,更可信。

  任建明:另外平常在和专家学者、和学生以及其他社会层面的人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大家也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这一年确实是力度加大了,显示出领导的决心不仅仅反映在报告中、文字上、行动上。特别是新的中央领导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机关带头说到做到,我想这些方面我们都可以有信心地说,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未来还是可以有更多期待的。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现在反腐败面临的形势?

  任建明:我想反腐败形势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间的一句话来讲的话就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另外就是“反腐败形势还是依然严峻”,这些“老虎”被揪出来其实是我们所说的“形势严峻”这个问题的一个表象,正像你所提到的。这样一个严峻形势的扭转确实也是不容易做到的,这就像王岐山书记前一段时间到天津做调研时讲到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想未来我们还是要依然对反腐败形势的严峻性保持高度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我们不仅仅是在“治标”方面,而且要在深层次的“治本”上功夫。

  主持人:我们在三中全会公报中也看到了这样一段话:“进一步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是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的。那您认为在建立健全制度方面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任建明:从人类的政治文明来看,显然我们人类在漫长的古代文明中是没有能够解决权力监督这一问题的;近代以来,有越来越多国家解决了这个难题,其实靠的一个基本手段就是制度。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要用制度来监督权力,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会的讲话中讲到的。

  任建明:问题就是我们要靠什么样的制度来监督权力?要靠一个制度的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也讲到,要不敢腐的监督机制,不愿腐的预防机制,不能腐的保障机制。但是在我看来最关键的就是监督机制,这个有两方面。一个是专门监督机关,作为公权力机构有一类专门的监督机关,我们的纪检、监察、司法机构,他们的监督怎么样能够更加有效。另外就是这次三中全会提到的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让人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决定权得到保障,使人民监督能够落到实处。我想这两手是最重要的,通过这两手解决我们监督制度的问题,这是依靠制度监督权力的最核心方面。

  主持人:您提到的人民监督这方面是很多网友特别关心的问题,那您在这方面有没有好的建议呢?

  任建明:我想可能实质还是要发展我们的民主。我看到在三中全会报告里面谈到两个方面:继续发展基层民主,未来要发展协商民主。民主有实质性的发展,才能够为普遍地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持人:十八大以来,第一轮巡视组的巡视告一段落了,现在已经开始第二轮的巡视工作,十个中央巡视组已经进驻,巡视工作较之前有不少改变,那您觉得巡视工作怎样能更好地起到监督的作用?

  任建明:我觉得巡视组毫无疑问是我们现在各个监督力量中的王牌,或者说是“杀手锏”,它是最有潜力能够发挥出监督作用的。因为巡视组是由上一级党政机关委派的,是代表上级组织去监督的。这一年我们看到,我们新的领导,新的中央巡视领导小组做出一些重大调整,包括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于监督者的监督,就是对于巡视组工作人员的监督,进行严格管理,包括组长的轮换,包括加大问责机制,就是王岐山书记在第一次巡视工作会议上讲到的,巡视组存在重大问题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报告就是渎职。巡视组组长现在都觉得压力很大,知道这个权力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主持人:这其实是我特别想问您的,您刚才也提到我们这一年来的巡视工作有了很多调整,包括您刚才说了有的领导同志觉得这个东西责任更大了,那怎么样能够让这种责任分量更重呢?

  任建明:我们想在这一年在执行和操作层面的一些重大的调整,效果也得到了社会积极的评价,大家也充分感受到了。我想应该把我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出来,在未来修订巡视工作条例的时候,把它固化下来,这就保证了我们的巡视制度能够继续发挥作用。当然,在这之外,我还是想提一些建议,包括我们巡视工作经费的保障,未来在探讨巡视报告的公开方面也要做一些尝试,在一定范围内逐步公开。

  任建明:巡视队伍的建设,我们刚才讲到的是这一年已经有一些变化,在巡视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方面严格了,那么未来在专业化建设方面也要做出重大努力。包括未来有可能的话对他们的授权我想是不是可以适当地扩大。目前因为巡视主要还是发现问题,既使是在发现问题上面,我们发现问题的手段、方式,是不是可以更多一点选择。

  任建明:总的一个评价的标准就是以我们巡视制度监督的效果、发现问题的效果来评价。凡是我们认为好的,有所改进的那就应该坚持;凡是我们觉得效果不太明显的,甚至可能还有一些没有想到的负面的效果,我们就做出调整。我的建议就是未来在修订巡视工作条例的时候,把这些好的、证明是有效的措施,在修订的时候把它固化下来。

  主持人:11月初,中纪委在官网上公布聘请40人为特邀监察员,任教授您也是这40人中的一员。请您先给我们广大网友普及一下咱们这个特邀监察员是做什么的。

  任建明:特邀监察员制度是1989年建立的,当时中央发布了一个相关的文件,根据这个文件我们各个党政机关都有聘请,有的叫特邀监察员,有的叫特约监察员。这次我自己有幸被聘请为特邀监察员,从过程中我也了解到,十八大之后中央纪委监察部的领导关于特邀监察员聘请的对象思路、人员的结构、成分上做出了一个重大的调整,就是希望能够增加一些专业的人士。

  任建明:过去一些民主党派的人士他们当然应该是有监督的积极性,但是我看了一下,多数人都是各行各业的,在研究反腐倡廉方面并不是他们的一个主要职业。所以我想这次也是应运这样的变化,我自己成为了特邀监察员。总数是40个,这次是更换了8个人,我是属于这8个人中间的一个。我想这也是我们领导的一个新的期待,希望特邀监察员能起到监督的作用:一个是监督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第二个是作为社会监督和监督机构之间的桥梁;第三个也是发挥监察员专业的监督作用。主要给他的定位是一个监督。

  主持人:就像您说的,我们在中纪委的网站上可以看到《特邀监察员工作新变化》,可能就是您所说的这个变化,而且《监察机关特邀监察员工作办法》已在本月开始实施,可能这样的办法不单单是给咱们监察员看的,也是给我们广大老百姓看的。那您在被选为特邀监察员后自己心里是什么样的想法?

  任建明:中央纪委监察部在这次聘请监察员的过程中有一个全面的走访,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个人也表示我非常愿意从事这样的一个工作。因为过去几年,我自己也连续参加过几次中央纪委监察部主要领导召开的专家学者座谈会,每次都有一些同事问我:“你提的建议可以说是再直接不过了,直接跟我们系统最主要的官员来面对面地提出建议,那你的建议被他们采纳了吗?大概有什么的建议得到领导的回应,会被吸收进决策中?”

  任建明:其实我个人也是觉得尽管我可能在专家学者里面参加的次数最近几年是比较多的,但还是觉得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这次能够成为特邀监察员,我想是一个更稳定的机制,不仅可以让我们更系统、更持续地发挥专家学者的监督作用,更重要的是发挥我们对于反腐倡廉重大的政策问题、重大的一些专项议题的决策咨询作用。我想有了这样一个机制的话,我自己未来也期待着能够更多地发挥这样的作用。

  主持人:在履新的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您有了什么样的工作上的变化呢?或者说想出了什么更好的建议,或者说您在之后有没有什么计划说要提哪方面的建议来做一些深入的研究?

  任建明:由于我十多年时间主要的研究精力都投放在这个领域,所以也对我们国家的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有些想法。我想未来我还是要把我自己认为对反腐倡廉最重要的那些想法,把我们过去提出来的一些政策建议更加深思熟虑、能够更系统地提出。也希望不仅仅以一个专家学者,或者是特邀监察员的身份,还可以以更有效的方式,能够更系统、更多地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领导有一些沟通。这些我过去一直在做,未来要更多地去做。

  任建明:另一方面,我也曾经在聘任特邀监察员的时候书面提出这样的建议,我希望把特邀监察员分成不同的小组,这些小组除了参与中央纪委监察部组织的一些活动,当某一个小组认为哪些议题是比较重要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专题的调研,使我们提出来的政策建议的质量更高。将来在这方面也想做一些工作。

  主持人:十八大以来,我们看到中央在作风建设上的力度非常大,包括从“八项规定”、“反四风”到现在一系列的通知要求,比如治理“月饼”、“贺卡”这些公款消费。您怎么看待这一系列整治作风问题的重拳?

  任建明:作风建设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十八大以来,中央在第一时间就把作风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而且这一年来持续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从我个人研究观察的角度来看,我是非常支持的,因为作风影响范围非常广。王岐山书记在天津调研时也讲到,党风、政风、社风、民风,一旦形成这样的风气,它影响的面会非常广,甚至每个人在这种氛围和环境中都会被左右。比如说过节,大家就有这样的说法,“过节不送是块心病”,就会有这种无形的压力。

  主持人:而且这个作风这个“风”字特别恰当,就像风一样刮到每一个角落,感染每一个人。

  任建明:没错,它有这种持久的普遍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好的,每一个人都会被裹挟在中间,你心里会担心我是不是要多花点心力,在关系等方面,其实这都是社会资源的浪费,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一年我们看到有一些明显的变化,这次在三中全会公报里也谈到,我刚才也讲到,这是一个新的亮点,就是作风建设的常态化。我想作风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可能一天去改变,所以这是需要在未来持续地抓一段时间,所以对这个常态化我也是赞成的。

  任建明:但是在这里我更要讲的是,作风建设其实还是要从“治本”的角度去解决产生作风问题的土壤。我觉得这是我们未来要重视的。其实回顾一下作风建设,我们过去35年几乎是没有间断过。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我们最早谈的就是党风问题,后来不正之风,又有新的不正之风,这些实质上都是一样的,不光是这些问题孤立地存在,它还形成了一种风气,就是我们刚才探讨的对每一个人都产生着影响,左右着每一个人的行为选择。我们要在“治本”上下功夫,去分析作风问题产生的土壤到底是什么。希望“改进作风常态化”持续几年之后,我们这些作风问题都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土壤也不存在了。

  主持人:那您觉得这个“治本”是不是应该把常态化的“治标”形成一个制度,形成一个真正的笼子,把这个框住就可以了?

  任建明:我想作风问题之所以有产生它的土壤和我们刚才讲到的话题都是相关的,未来我想如果我们这个社会上很多的事情都是靠制度来起作用,大家都去按照制度办事,关系行不通了,这些东西不但行不通,而且还可能会给你带来风险的话,那可能形成这个作风的土壤就不存在了。这种作风之所以存在,而且这个问题还在严重化,是因为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另外还有潜规则,可能“关系”对于这个事情能不能办很重要,因此对于作风,对于腐败问题的治理这些都是直接相关的,制度建设至关重要。

  主持人:十八大之后,我们看到中央纪委监察部很重视运用新媒体的手段,改版了官方网站,加强了信息的公开,加强了与公众的沟通,他们的发声也越来越多了,您怎么评价这个变化?

  任建明:我个人感觉是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毫无疑问,我们在这样的一个网络时代,我们的党政机关,应该用这样的一些新媒体,应该占领主阵地,发挥主动性和主导的作用。但是在传统上我们大家都知道,特别是我们党的机关在人们看来,在这方面都比较缓慢。这次中央纪委能够率先发布它的官网,而且非常重视网站所提供的信息量以及信息的及时性,非常好。

  主持人:信息量很大、很及时。

  任建明:对,你看我们过去查办的一些大案要案可能首先在人群中间传播,传播了一段时间,然后中纪委发布一个正式的消息。其实前面的那些传播很多都是谣言的市场,现在我们可能是第一时间在官网上发布,我想这也反映了我们新的领导人的自信以及魄力。我们敢于公开,这些都是我们要作的工作,有时候涉及到公民的个人隐私,会有一些保密的考量,但是那是例外,大部分的都可以直接公开。

  任建明:另外,过去大家对于政府的官网可能会有一个印象,就是说这个网站信息更新的很慢,就是一种“有车,但是车上没有货”的状况,而这次中央纪委的官网内容确实是更新得很快,我们主要的领导都是直接地参与做访谈。我的建议是未来在我们网站用户的友好性方面,使用的方便性方面,在信息的互动性方面,如果能再有一些改进的话,那会做得更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任教授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跟我们谈了关于三中全会公报的理解,谈了很多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看法和建议,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解读,我们还会继续,今天是反腐倡廉方面。再次感谢您,也感谢各位网友,我们下次再见。

  任建明:再见。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3日 15:58 来源:新华网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