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绿叶对根的情意——北京市平谷区人社局积极践行群众路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编者按

  近半年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扎实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的活动主题已深入人心。全国人社系统积极转作风,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为民服务工作,出现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

  金秋时节,北京市平谷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这是收获的季节——

  虽为经济后发地区,在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中,平谷区的就业工作却连续四年名列第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名列第一。在孜孜不倦的辛勤耕耘中,平谷区的人社事业逐渐成长。

  这是感恩的季节——

  在工作中,平谷区人社局始终突出民生为本的主线,真情服务人民群众,积极践行群众路线。他们深知,纵使枝繁叶茂树高千尺,也离不开根的支撑和哺育。

  秋意渐浓,叶落归根,亲吻大地,化为尘泥,默默倾诉对根的深情。

  叶对根的情意是一种升华。他们官找民、下基层、办实事、解难题

  “这个‘一产员工化’的政策这么好,你到底能得到多少钱?”

  面对不请自来、侃侃而谈的王艳华,金海湖镇郭家屯村书记王自良的怀疑毫不掩饰。

  王艳华的胸卡上写的单位是平谷区人社局就业促进科,介绍政策专业而又清晰,可是王自良仍然满腹狐疑。

  “你是保险公司的吧,公务员不是坐机关吗?我们都求着当官的办事,没听说还有当官的主动上门服务。”

  ……

  官找民,放下架子、躬身于民需要的是清醒的认识,而融入群众、被群众认可需要的是时间。

  王艳华送来的“一产员工化”的就业政策,正好能化解王自良的燃眉之急。

  郭家屯村想推行一个果园公园化项目,需要有人种植、看护、管理果树,之前招用的都是临时工,这份按天发工资、没有社保的工作被村民嗤之以鼻。

  一旦王自良组建一产生产经营公司,就不会再为招工而焦头烂额。因为,只要村民们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他们既能享受稳定的工资收入,又能和城镇职工享受同等的社保待遇。政府对于符合条件的人员,每年给企业每人5000元的岗位补贴和将近1万元的社保补贴。

  随着王艳华一次又一次的登门拜访,王自良对她身份的疑虑烟消云散。他只是对政策仍然觉得难以置信:“每年一万五的补贴,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就按你说的,去给村民们都讲讲吧。”

  “一产员工化”是北京市的一项就业新政,它契合果树种植等第一产业发达的平谷的需求。为了让“一产员工化”这项全新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广泛开展,平谷区人社局抽调28名骨干人员脱离原职务、原岗位,成立专项小组,采取主动的、面对面、“家教式”的上门宣讲形式,入村宣传政策。

  于是,田间地头上,活跃着不厌其烦、执著坚守的身影,他们走到哪儿宣传到哪儿,随身带计算器反复与群众讲实例、算明白账;沉沉暮色中,回荡着不知疲倦、娓娓而谈的声音,他们按照村民的作息特点,调整工作时间,主动与群众拉家常,耐心地有问必答、解疑释惑。

  当高高在上、条条框框的“大道理”,变成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道理”,“一产员工化”的工作便获得普遍的认同:

  朗朗上口的新民谣开始流传——“做好一产员工化,养老就业都不怕”,“一产员工化就是好,不离乡土把工资拿。”

  由衷而发的笑声四处荡漾——罹患糖尿病多年的村民王金华,加入一产经营公司以后,城镇职工医保让他每月药费开销节约一千多元。从来都是小病硬抗的村民何永亮,也敢跑到北京城里的三甲医院看病了。

  这样的邀请比比皆是——“同志,你给我解释政策一天了,别又像上次到路边小店凑合一顿了,留下来到家里吃个便饭吧。”

  这样的道歉感人至深——“我上次的态度不好,请你多包涵。过去对政策不理解,不是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对政策吃不透。”

  ……

  与其坐等上门,不如主动上门。俯身向下、扎根沃土成为平谷人社人自始至终的姿势。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华阳服装厂经济效益不乐观。平谷区人社局主动送政策到企业,当了解到工人为发不起工资和社保没上而情绪激动时,局领导亲自做工人的思想工作,指导企业用好优惠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帮助其渡过难关。

  2012年,为了确保失地农民的社保、就业权益,平谷区人社局精选30多名业务骨干,深入北京市农业人口第一大村夏各庄村的百姓家中。他们为每位村民量身定制转居入保方案,使他们的安置补助费效益最大化。工作人员从开始的门难进、脸难看变成了门好进、事好办。最终,夏各庄村转居5000多人,实现零上访。

  从“官找民”到“民找官”的官民互动,从被动单向到顺畅双向的轨迹变化,干群水乳交融的风尚潜移默化地浸润到平谷的每个角落。

  叶对根的情意是一份责任。他们秉承“亲人服务”的工作理念,倾情为群众提供优质贴心服务

  在平谷,一个“78元”的故事被口口传颂。

  2013年6月,骄阳似火,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伙子走进人社局接待大厅求助。他自称是河南驻马店人,才满18岁,在平谷的工地当保安,公司不发工资。他已经在公园睡了两宿,手机也没钱了。现在家里有急事了,想要回工资立刻返乡。

  对于公司名称、老板名字,小伙子一概不清楚,只知道大概地址和保安队长姓万。大厅里的群众纷纷对小伙子投来怀疑的目光,有人窃窃私语:“肯定是骗子,这种骗钱的手段见得多了,把他赶出去吧。”

  此时,区劳动执法大队工作人员胡金波却毫不犹豫地翻遍了口袋,掏出78元钱塞给小伙子,让他先给手机充值,再去吃饭。几经周转,经过反复排查,执法大队靠着蛛丝马迹终于找到欠薪的公司,公司最终把拖欠的280元工资发放给小伙子。

  面对感谢迭迭的小伙子,胡金波微微一笑道:“我只是将心比心,我想的是如果我的亲人也遇到这样的困境,我会怎么做。”

  “希望自己的亲人享受他人的亲人式服务,在服务中就要把他人当亲人。”正是平谷人社局的“亲人服务”工作理念的精神内核。

  思考角度的转换,带来服务质量的提升。

  群众的难处成为他们最深的牵挂,所以——

  为了让群众清楚相关政策,他们认真梳理服务职能,完善服务流程,通过公开栏、电子显示屏将办事流程、申报资料、办理时限等向社会公开。为了让群众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局业务大厅有咨询员负责政策答疑,有引导员负责办事引导。为了让企业少跑一趟腿,他们设立专用社保经办邮箱,提供预约办理和“一对一”全程服务。

  群众的满意成为他们最持久的标杆,所以——

  在窗口单位,他们总是“一张笑脸迎客、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暖心、一颗诚心办事”,他们力求微笑多一点、话语亲一点、肚量大一点、办事勤一点、效率高一点。为了本不该加的“班”,他们错过饭点、无怨无悔。无论是不懂电脑、不会录入资料的企业劳资人员,还是临近业务截止日期才匆忙赶来办事的群众,都不由翘起大拇指。

  服务人性化成为他们最炽热的追求,所以——

  他们“爱管闲事”,不仅为农民工讨薪,还在劳资纠纷案结以后,经常为害怕报复的讨薪农民工提供“送站”服务。他们特事特办,为丢失医保卡的尿毒症重症老人加急制卡,办卡时间足足提前五个工作日。他们无微不至,直接到单位楼下或大门口接待行动不便的工伤职工,替他们填写申请表和到医院开具诊断证明。

  叶对根的情感,诚挚无私。根对叶的回报,质朴无华。

  一位背着沉甸甸的蛇皮袋的老人不请自到,人社局帮他找回了丢失的工龄,他特意从上海背来礼物以表谢意。一位来办事的老师悄悄留下感谢信不辞而别,人社局窗口单位的热心服务让他如沐春风。一位坐轮椅出行的伤残职工经常远道而来串门,因为办理工伤手续和工作人员情同手足,他有什么喜事都要来这里分享。

  叶对根的情意是一项使命。群众的点滴诉求是他们前行路上永远的航向标,他们以人为本、开拓进取

  叶对根,永远都怀有谦卑和敬重。

  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平谷区人社局始终躬身自问。

  答案,写在埋头苦干里,蕴含在兢兢业业中。

  他们坚持民有所呼、必有所应——

  带着感情、揣着真心,他们始终与群众面对面接触,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自2013年年初至今,局长每日下科室累计接待市民136人次,问题办结率达到94.7%。随着一个个问题得以解决,从今年6月份起,“局长每日下科室”接待市民人数逐月下降,重复来访减少37%。

  他们坚持民有所难、必有所帮——

  对于重点企业,他们经常主动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人才需求以及区内人员就业情况等,以便更好的提供人才引进、人员培训等各项服务。针对用工短缺严重的企业,他们启动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劳动力市场求职人员短信群发平台、求职招聘网络广泛发布招聘信息,并举办专场招聘会,收效显著。

  他们坚持民有所想、必有所谋——

  为了了解各乡镇协管员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他们组成专项调研小组,逐一走访18个乡镇、街道,准确掌握了全区各类协管员人员分布不均、水平参差不齐、急需加强管理的状况,研究制定《平谷区协管员管理办法》,使协管员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他们坚持民有所求、必有所为——

  针对农村亟需就业服务的情况,他们把就业服务送进村。组织“职业介绍下乡村”、“流动就业送上门”活动,将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特色就业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开办“农民夜校”、“田间课堂”、“流动教室”、“移动考场”、“技能超市”等形式送教上门、送考下村。近三年来深入基层举办招聘会23场,提供就业岗位14000余个,就业指导4000余人次,培训农村劳动力120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近20000人。

  他们坚持民有所盼、必有所助——

  为了确保有回区就业意向的本科以上毕业生100%得到安置,他们开通“绿色通道”,全力服务毕业生。设立专项服务窗口,为毕业生提供实名登记、就业指导、困难帮扶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建立本区生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实时跟踪掌握状况。召开座谈会,局领导亲自为区内毕业生讲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根据未就业毕业生求职意向,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岗位、推荐就业,电话联系不上的入户推荐岗位至少三次以上。

  渐渐地,群众的怨气少了,理解多了,怒气少了,笑容多了。

  谁把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群众就会把谁记在心里。2012年,平谷人社局荣获“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等多项称号。

  面对一切,平谷人社局局长刘忠深情地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要保持服务为民的良好形象,并不断创新方法,讲究实效,因为,为人民服务的道路永无止境。”

  这是叶对根的长久情怀,这是叶对根的永恒承诺。

  延伸阅读:

  中国组织人事报评论员:服务群众贵在积极主动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5日 10:3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