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抓整改要接地气

济南军区某生产基地 荣祥熙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整改大门应向谁打开,整改措施应向谁问计,整改效果应由谁来评判,直接决定着整改落实环节的效果。11月初,习总书记在湖南省考察时强调,抓整改,要接地气、下功夫,既针对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又针对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既在营造大气候上出实招、更在改变小环境上动真格,确保整改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大多数满意。

  开门搞活动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突出特点。整改问题环节同样应该自始至终把门打开,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接受群众的评判,提高整改问题的成效。如果闭目塞听,自弹自唱,整改措施没有落实到“末梢神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群众就会失去信心。

  接地气,才能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基层官兵的事情比天大。我们只有在官兵所盼上下功夫,在官兵所急上用气力,在官兵所怨上改作风,才能使整改更加符合基层官兵的愿望,更能体现基层官兵的利益。

  接地气,才能使整改措施更加科学。人民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基层官兵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实践证明,许多久攻不克的难题,到基层官兵中去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许多百思不解的困惑,到基层官兵中去就会豁然开朗。只要我们善于从基层官兵身上汲取营养,就能找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钥匙。只有找准位置,放下架子,主动问计于官兵、问需于官兵、问效于官兵,才能做到以真心换真话,以真情换真招,以虚心换智慧,以诚恳换办法。

  接地气,才能得到最公正的评判。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干部作风怎么样,基层官兵看得最清楚;作风改得怎么样,基层官兵最有发言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整改的问题是否具体、措施是否完善、时限是否明确,都应把基层官兵评价作为最高标准,把基层官兵意见作为参考坐标,把基层官兵期盼作为努力方向。党员干部应克服“闯关”思想、畏难情绪和观望心理,即知即改、立言立行,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以改进作风的实际成效取信于广大官兵。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8日 06:17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