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用群众观点指导信访工作

安徽省信访局 张祥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历来是我们党的基本观点;是我们站在人民立场上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群众信访是新时期政群干群矛盾的冲突形式和自身利益诉求的表达方式。近年来信访问题一直多发易发、居高不下,这是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风起于青萍之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群众信访问题很复杂,有的是过去积累下来的老问题,有的是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有的是在老问题解决过程中又伴随产生的新问题。信访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集中表现为利益诉求,突出反映在民生领域,主要聚焦在具体问题,表达方式大多理性平和,极端现象亦时有发生。对此,我们要正确地分析和看待,正视群众信访,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的原因,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群众路线,在信访工作中说到底就是要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运用群众观点善待群众信访,用法治思维善理群众信访,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

  树立群众观点。认真学习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众信访的保证。要通过学习,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和社会的真正主人的观点,党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干部是人民公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等等,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站稳群众立场。我们共产党人的群众立场,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诚心诚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站稳群众立场,核心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立体现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要改变一些地方自认为做了许多“好事”“实事”但群众却“不领情”“不买账”的现象。做决策、定政策、上项目必须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对不合理的、有损群众利益的要坚决制止和纠正,绝不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从源头上减少群众信访的发生。

  增进群众感情。 “情字在心头,万事好沟通”。只有动之以情,才能以情感人。 “爱的崇高境界是爱人民”,要解决好对群众的感情问题,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体现在信访工作中,就是要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对群众信访始终做到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要认真倾听群众心声,体察群众疾苦,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关切关注的事“零懈怠”,对群众热点难点问题“早解决”,不留后遗症。

  解决群众问题。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给群众看。群众观点牢不牢、群众立场稳不稳、群众工作好不好,最终要用为群众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来衡量,要看现实生活中群众提出来的问题是不是得到了解答和解决。要坚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群众的需求为着力点,多干群众期盼和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和得实惠的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事关群众福祉的各项民生工程、惠民实事做扎实、做细致、做到位,让群众无后顾之忧。

  锻炼为民本领。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就是会做群众工作。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锻炼服务群众本领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正确认识、深入分析社会矛盾的能力,努力提高联系群众、沟通群众的能力,努力提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能力,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复杂问题的能力。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改进作风、磨炼意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学会讲群众语言,善于去换位思考,用群众听得懂、能接受的方式说话办事。

  教育引导群众。讲群众观点,不能做群众的“尾巴”,不是大包大揽,更不能不切实际吊高胃口、空喊口号、开空头支票,这不是真正的对群众负责。我们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教育群众理性看待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平和对待信访诉求,引导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鼓励勤奋劳动、创业创新,不养懒汉,支持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处理社会矛盾和群众信访,引导和教育群众依法维权、有序信访,对涉访违法行为要依法处置,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8日 11:49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