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践行群众路线 创新培养方式

——大连市打造在基层一线培养年轻干部的精品工程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辽宁省大连市从2012年8月份开始,组织开展了年轻干部联系服务基层工作,在市内四区的街道社区中建立了50个联系点,首批选派了98名优秀年轻干部进点开展为期一年的联系服务工作。

  一年来,年轻干部在深入基层和群众中,既转变了作风,丰富了阅历,又把党的关怀送到百姓身边,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受到了基层组织和群众的普遍欢迎,实现了干部受锻炼、群众得实惠的双赢目标。

  着力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建立年轻干部联系服务基层工作制度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大连市委组织部紧紧围绕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后备干部和优秀青年干部采取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复合式培养。近年来先后选送1100余名市管领导班子后备干部、35岁以下优秀青年干部和选调生参加各类理论培训。选派500余名干部分别到南方发达地区、西藏、新疆和贵州等艰苦地区以及本市市直机关、信访部门、重点工程、基层单位等多个领域进行实践锻炼。

  为进一步做好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全方位构建年轻干部培养机制,大连市委组织部针对年轻干部,特别是市直单位后备干部和优秀青年干部的经历特点,创新培养方式,组织开展了大规模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联系服务基层工作。为确保这项工作规范化运作,市委组织部制定出台了《大连市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联系服务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和弘扬优良作风为核心,以提高年轻干部能力素质为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培养锻炼干部的总体要求。

  《实施意见》对联系服务的目标、内容、形式、管理和考核等做出了具体规定,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在目标定位上,坚持培养锻炼干部与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相结合。通过干部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促使年轻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丰富基层阅历,提高能力素质。同时,干部在联系服务工作中,注重反映群众呼声,积极为民办实事,替民解忧愁,促进基层发展,实现群众得实惠。二是在联系方式上,坚持蹲点工作与定期联系服务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在街道(乡镇)的社区(村)、企事业单位、重点工程(项目)等建立50个联系点,干部采取前期到联系点蹲点工作一个月,之后一年内定期联系服务的方式开展工作。三是在工作成效上,坚持明确的联系服务指标与实际需要、个体优势相结合。年轻干部根据各自优势,结合联系点实际需求,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民生、文化社区建设、生态环保、和谐稳定等方面入手,与联系点负责人进行协商,研究确定联系服务的具体内容。联系服务结束时,干部要完成“五个一”的联系服务指标:即每名干部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确定一项特色服务项目,建立一套联系服务情况档案,形成一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创造一项具体的服务成果。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让干部受锻炼,使群众得实惠。

  着力为年轻干部联系服务基层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切实加强管理服务与跟踪考核

  为推动此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市区两级组织部门积极进行沟通协调,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管理服务,建立了督查通报、考核奖惩以及成果宣传等系列工作制度。一是注重组织指导。市委组织部采取深入联系点实地调研、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多方面听取意见,从制度层面不断进行完善。同时,在市委党校分批举办短期培训班,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好群众工作”为主题,对年轻干部进行强化培训。二是注重管理服务。各区委组织部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方案和具体任务推进表,定期深入联系点督促检查,定期组织工作交流,完善日常考核机制,组织干部参观考察,做好干部管理服务工作。街道社区敢于交任务、压担子,为干部锻炼成长和服务群众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三是注重跟踪考核。首批干部联系服务基层工作期满时,市委组织部制定印发了《大连市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联系服务基层期满考核工作办法》,对年轻干部的表现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核。考核期间,既听取干部本人工作情况和收获体会的汇报,又听取了区委组织部、联系点所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考核意见,还听取了广大社区工作者和群众对干部和这项工作的评价意见,实现了在日常考核中了解干部,在基层一线识别干部。考核结果作为今后干部培养使用的重要参考,对表现特别突出,做出较大成绩,产生较好社会反响的干部,市委组织部将加大重点培养力度,并通过组织新闻媒体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从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形成年轻干部重视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良好风气;对个别思想认识不到位、联系服务不到位的干部,市委组织部进行了提醒谈话。以上措施为健全完善后备干部队伍定期调整、有进有退的管理机制提供了依据。

  着力提高年轻干部联系服务基层工作成效,强化“干部受锻炼,群众得实惠”的双赢目标

  一年来,首批联系服务基层的干部积极主动,强化锻炼意识,广泛参与社区工作,通过蹲点服务、定期联系、座谈走访等形式,主动融入基层,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真正做到了“接地气”。同时,结合联系点实际和各自优势,主动作为,开展了百余项特色服务项目,为基层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实现了干部受锻炼的目标。首批干部经过一年的实践锻炼,很有收获。一是熟悉和了解了基层情况。年轻干部在工作中,积极向基层干部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对社区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对群众生活有了更直接的体验,对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有了更真实全面的把握。二是为民服务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在联系服务期间,年轻干部积极配合社区开展工作,及时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让社区居民了解政策,倾听并反映百姓心声。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排忧,为居民解难,不断提高了服务意识和能力。三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服务期间,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与社区干部一同工作,与群众朝夕相处,以自身的良好素质和服务意识,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实现了基层群众得实惠的目标。选派干部积极发挥能力优势、资源优势,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供物质支持、特色服务,做了一些让基层满意、让群众得实惠的工作。一方面切实为基层和群众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这些干部扑下身子,主动延伸自己的服务领域和范围,积极为街道社区解决各种难题,包括协调有关部门改善社区办公条件、设立专项工作资金、宣传社区特色工作等。比如,针对社区工作者待遇偏低的问题,市纪委、市财政局的选派干部深入调研,积极研究对策,配合市民政局等部门开展工作,助推了相关政策出台,提高了全市8000余名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并享受“五险一金一费”社保待遇。同时,既为群众解决了涉及面广、影响日常生活的难题,又为百姓办好了贴心、暖心的实事,如完成了整治交通环境、摊铺小区道路、安装污水河护栏、维修居民楼自来水管道等一批具体实事项目;开展了党课进社区、艺术进社区、防范非法集资进社区、法律服务进社区、就业服务进社区、民生服务大集、创建品牌楼院、健康进万家等系列活动。另一方面为社区工作带来了全新的理念。这些干部在服务期间,结合各自工作经验和基层实情,进行了深入思考,撰写了百余份调研报告,为基层发展出谋划策,进一步规范和创新了社区工作,拓展了社区工作者思路,开阔了社区工作者视野,提升了社区工作者能力,有力推动了社区工作的发展进步。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5日 10:5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赵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