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直机关党校干部进修班学员赴沂蒙调研——亲身感悟群众路线的力量

王大广 阎婷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蒙山苍苍,沂水泱泱。这是一片洒满革命先烈热血的红色土地,也是一片充满激情迅速崛起的希望沃土。

  11月中旬,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校临沂党性教育基地正式挂牌,迎来了中直党校第一批学员。带着对革命老区的深厚感情,抱着向人民群众虚心学习的态度,学员们上孟良崮、登大青山、拜烈士陵,进农家、入社区、访企业。短短一周时间里,学员们深情回顾了沂蒙老区感天动地的革命历程,亲眼见证了沂蒙大地发生的沧桑巨变,深刻感悟了沂蒙精神的伟岸与磅礴。

  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沂蒙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学员。沂蒙根据地的420万人中有120万人拥军支前、20万人参军参战、10万名烈士血洒沂蒙,至今依然流传的“最后一口粮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他上战场”民谣就是老区人民拥军支前的生动写照。在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塑像面前、在宁愿饿死自己亲生骨肉也要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画像面前、在不顾生死抢救战士的“沂蒙六姐妹”事迹展览面前……学员们一次次流下激动的泪水。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沂蒙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学员。沂蒙老区不等不靠,艰苦创业、苦干实干,在全国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在鳞次栉比、灯火辉煌的临沂市区,在沂南县后峪子村风景如画的山路林间,在罗庄区沈泉庄村民富丽堂皇的别墅中……学员们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今昔对比,都不禁感叹于沂蒙人民勇于改变自身命运的不屈品格。

  在历史中回眸,为的是寻找未来的钥匙;在现实中沉思,为的是创造新的辉煌。

  调研中,大家心中一直在追问:在革命战争年代,包括沂蒙人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坚定不移跟党走、甘愿为革命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当看到解放区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老照片中一张张满面尘埃却面带微笑的鲜活形象时,当看到早在1940年山东解放区颁布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人权保障条例》复印件时,当看到为了解救老百姓而将日军吸引到自己身上的八路军渊子崖战斗史料时……大家找到了答案:正是因为我们党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为人民赢得生存的权利、生活的自由和生命的尊严,群众才真正看清了谁是自己人,谁在为民族国家负责,谁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群众才甘愿为革命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最终把中国革命推上了胜利的轨道。

  调研中,大家心中一直在思考,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包括临沂地区的中华大地为什么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当看到“三有”推定的群众工作方法时,当来到全国第一个农民工“一元公寓”时,当了解到全然忘我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廷江、梁兆利、刘加坤等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时……大家也找到了答案: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始终尊重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带领人民披荆斩棘,破浪前行,以对人民的真挚情感争取到人民的充分信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的全力支持,以为人民谋利益、谋发展的实际举措换来人民对党的忠诚,才充分调动起人民群众改造山河、建设家园的强大动力,进而创造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正如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所言,“只有从党的群众路线生动实践中、从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鲜活形象中感受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人民群众才能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更加信任党、拥护党、热爱党、紧跟党。”

  调研中,大家耳畔不停地响起那首熟悉的歌谣:“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高粱那个红来哎,稻花那个香;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得好啊;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从人民心底流淌出来的声音,最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体验、一路感悟,大家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群众路线并不玄奥,党性观念并不空洞,实质就是我们能否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能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3日 05:44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赵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