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以善洲为镜 为群众解忧

——云南保山党员干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没想到这么快就从交手变成了牵手,从‘仇人’变成了亲人,拆迁这项‘老大难’工作也从难事变成了易事,从易事变成了好事。”在杨善洲的故里,谈及近期完成的两项拆迁工程,云南省保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正宁感慨,“这是各级干部认真‘照镜子’的结果,是持之以恒学习杨善洲精神取得的实实在在成果。”

  去年,针对影响农村科学发展、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群众生产生活的重点问题,保山市启动了包括感恩教育、农民收入倍增、发展农业专业合作、发展集体经济、绿化荒山、村庄建设活动在内的“一教育五行动”。由此,全市掀起了一股各级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热潮。

  解决问题 群众开口不能不当事

  昌宁县卡斯镇大水平村是保山市委组织部的联系点。今年7月,李正宁特意绕开村委会,直接到联系户家走访调研。应其要求,联系户既不是村干部,也不和村干部沾亲带故。

  55岁的张绍开正是联系户之一,他的妻子长年抱病干不了重活,还要供两个孩子读书,全家的生活重担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李正宁问他有什么困难,张家却坚持说没有,小困难自己能克服。一再追问下,他们才反映了村上的一个紧急问题。

  “水库变成养鱼塘,该蓄水不蓄水,该放水不放水,干净水成了污染水,守着水库没水喝,群众当然有意见了!”张绍开说。

  此前,市委组织部并不知情,看来是因为村干部在场,群众不敢提意见。李正宁决定找村民核实情况,“群众不开口,不能当没事。群众开了口,不能不当事!我们干部联系群众还要再深入、再具体,多想办法打听实打实的意见。”

  来到大水平水库,只见坝脚是一家简易饲料加工厂。水库上面堆积着厚厚的泥沙,风里夹杂着浓重的鱼腥味。附近闲聊的人听说是市里来调研的,七嘴八舌介绍起情况。这个水库过去为17个村民小组及7500多亩土地供水。自2007年起承包给外地人养鱼,合同一签就是15年,每年租金3500元交到村里。

  随即,市委组织部召集村镇干部研究解决问题。村镇干部认为,群众的意见是对的,但问题形成较早,解决起来有难度。李正宁沉吟半晌,说:“每年3500元的集体收入,和满足群众用水需求相比,孰轻孰重?当干部就是解决问题的,镇村两级‘一把手’就要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举过头顶!”最终,通过与承包人积极协商,给予适当补助,解除了承包合同,目前正在清库蓄水。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围绕干部“转作风、干实事”的主线,保山全市3万党员干部主动“下沉”,通过领导干部蹲点走访、联村干部普通走访、挂职干部随时走访等形式,确保社情民意全掌握、干群关系大改善。仅今年上半年,干部共梳理矛盾纠纷8050件,现场释疑解惑71000件,全市信访量同比下降28.1%。

  化解积怨 不做“磨盘”干部

  “以前的干部像磨盘,推一下动一下,工作缺乏主动性。”保山市隆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苏云波说。拆迁工作虽难做,但他还是颇有心得:“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诀窍,就是要把群众困难放心上,群众才拿我们当贴心人。”

  比如,部分拆迁户反映装修价格评估过低,隆阳区委充分吸收群众意见,重新评估,对确有偏差的及时调整,群众反响很好。再如,各家的地基有深有浅,图省事统一赔付金额可说不过去。他们的对策是,“让群众挖自家墙根,挖见了底再量,并且公示7天,大家都服气。”

  娲女温泉是施甸县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点,市县领导曾多次下决心根除这个集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一体的灾害隐患。但好事却始终办不好,每次都在激烈的对峙中停滞下来。这一次,全县所有县处级干部带头,深入一家一户交心谈心。通过100多天以心换心的工作,终于让群众理解了党委政府的苦心与决心,没有任何冲突,752户群众自行拆除了2513间房屋。

  不仅仅是机关干部,基层干部也在回应群众诉求、化解基层积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仁和镇勒平村党支书李华昌,个子不高,在村里声望却很高。这位远近闻名的能人,被村民选为村支书后,便将全部精力放在村民最盼望解决的问题上。他多方筹措资金修起幼儿园,解决了村里娃娃们的教育问题;他修路灯,自己联系多家厂商比价,坚持用太阳能路灯,因为“节能环保,只需首次投入,以后不会因为电费问题成为摆设。”

  村民们评价他:“说到做到,不讲假话,是个干事的人!”勒平村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在600人以上,造成大量土地抛荒。李华昌动起了脑筋,将这些土地集中流转起来,村集体经济由负债累累壮大为如今的年收入30万元。由此,村庄建设才能提上日程。按他所说,“集体经济不壮大,村干部讲话就没人听!”

  带动致富 专业合作谋出路

  莲藕、水稻和桑蚕,一直是由旺镇大庄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因人多地少,基础设施薄弱,观念保守,村民们只能开展散户种植,人均年收入始终在4千元左右徘徊。村民富不起来,村子怎么能发展?

  2011年,伴随着保山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施甸县人民法院同大庄村结成挂钩帮扶关系后,一切开始悄然改变。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李玉华驻村后,经过走访了解,认为莲藕种植还有潜力可挖。他老往村里跑,和村民们拉家常,很快赢得了信任,大家也乐意和他说知心话。在李玉华的劝说下,大家纷纷加入了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共有288户种植户。

  “过去莲藕价格低,一斤才1元钱。成立了合作社,农户们有了依靠和后盾,和收购商把价格讲到了2元一斤,这实惠看得见摸得着!”大庄村党总支副书记段光相兴奋地说。

  现如今,在合作社的引领下,种植、管理、销售,全都井然有序。后续产业发展也在李玉华的考量之中。他介绍,“前阵子有小贩看我们的品种好,把收购价抬高了5分钱,个别农户卖了,我就得和他们把理讲透。合作社找的收购商,谈好的价格,绝对稳定。只要你有货要出,他们全都要,这点小贩可保证不了,所以咱要守信。”

  为了提高种植机械化水平,合作社出资添置了3台挖藕机,方便了社员。不单是大庄村,周边7个村都被带动起来了。秋风起,荷叶虽已凋零,但湖里满是沉甸甸的希望。(记者 管筱璞)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6日 11:1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