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江西日报评论员:使教育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实现群众利益。教育实践活动越是向前推进,我们越要时刻铭记“群众”这个根本,站稳一切为了群众的立场,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始终坚持群众标准,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为群众认可、让群众受益,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使教育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就要坚持开门整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群众感受最真切、评价最客观。如果在整改落实中将群众拒之门外,自说自话、自弹自唱、自我评价、自我欣赏,群众必然不会买账;只有敞开大门将群众迎进来,整改什么、怎么整改、整改得怎样,全盘向群众托出,全程受群众监督,群众才会打心眼里支持拥护。我们要切实做到整改方案向群众问计,倾听群众意愿,了解群众期盼;整改措施为群众着想,把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整改的重点和着力点;整改过程请群众参与,共同探讨破解难题的有效办法,共同推动问题的扎实解决;整改成效由群众评判,群众满意的才能“销号清账”,群众不满意的必须“回炉返工”,从而以整改实效取信于民、凝聚人心。

  使教育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就要注重标本兼治。欲使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感到满意,要重当前更要重长远。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病吃药”,更要“强身健体”;既要即知即改,更要治根治本;既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更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比如,反对形式主义,就要在工作考核中树立注重实绩的标尺;反对官僚主义,就要在干部选拔中建立勤政为民的标准;反对享乐主义,就要在行政问责中划定艰苦奋斗的红线;反对奢靡之风,就要在政府预算中确立崇俭抑奢的导向。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激发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让群众长久受益。

  使教育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还应着力把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正能量。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科学发展提供作风保障,“洗澡治病”、整改落实的效果要体现到提振全省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凝心聚力深化改革、实干兴赣上来。各部门各单位要引导党员、干部把搞好教育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结合起来,紧扣“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群众路线、坚决改进作风”三个关键词,力戒“庸懒散”、“假浮蛮”、“私贪奢”,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推进改革的能力,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8日 13:27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赵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