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组织人事报评论员:扎紧制度的笼子

——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系列评论之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四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改作风怎样走出“弹簧定律”?关键要靠建章立制,以制度机制固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用机制规范从政行为,从根本上解决突出问题,从源头上遏制不正之风。

  从北漂小伙办护照多跑3000公里,到济南孕妇办准生证三地跑十多趟,近来媒体集中曝光的“办证难”问题,触动了公众的集体痛感。不少网民在网上“吐槽”,都曾或多或少地遭遇过类似经历。媒体曝光、领导批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相关责任人也被及时处理。然而,对于这种就事论事的个案式解决,不少人仍心存疑虑:“张大爷的问题解决了,王大爷、李大爷的问题谁来解决”;“就怕一阵风,搞活动时动静挺大,活动结束又变回老样子。”消除群众的这些担忧,决不能停留或满足于个案问题的解决,而要从制度层面“釜底抽薪”,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改作风、除陋习做到一时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持久见效。“四风”问题为什么反复出现、屡禁难绝,既要从思想认识上深挖根源,也要从制度机制中查找原因。公共预算的口子不扎紧,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的奢靡之风就难杜绝;人浮于事的工作机制不改革,“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就难断根;行政审批改革不到位,“印把子”不愿交出去,官僚主义迟早还会借尸还魂。“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制度机制最可靠最有效。预算硬化了、规定细化了、责任明确了,“只说不做”就没了借口,“下有对策”就没了空间,阳奉阴违就没了市场。

  “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制度既是活动成果的体现,又是巩固活动成果的保障。作风建设既要治标也要治本,要坚持边实践边总结,把中央要求、实际需要和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形成科学、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要瞄准“四风”织笼子,是什么问题改什么问题,需什么制度定什么制度,一风一风地查、一风一风地关,不留口子、不留死角,既治“流行病”又治“地方病”,既“堵风”又“防风”,把“四风”严严实实关进制度的笼子,。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建章立制要防止“破窗效应”,制度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不执行不落实就难免沦为“稻草人”。给制度的笼子通上“高压电”,破坏制度就有触电的危险,方能确保制度可执行、可监督、可问责。要维护制度规定的严肃性、权威性,不折不扣地执行,持续发挥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让好的作风得到弘扬,让不良作风受到遏制,把“四风”问题一改到底,真正做到善做善成、善始善终,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延伸阅读:

  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系列评论之一:中国组织人事报评论员: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放松

  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系列评论之二:中国组织人事报评论员:高举“准狠韧”利剑

  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系列评论之三:中国组织人事报评论员:群众满意是最高标准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9日 16:5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赵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