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有错就改的作风值得提倡

陈泽刚 杨秋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某团场领导在调研中了解到,职工群众对农贸市场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摆摊设点不规范等问题强烈不满。于是,该团场迅速行动,积极整改,在全团范围内掀起了“满意市场”创建热潮,受到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

  本是一个给团场“三化”建设抹黑的事情,结果却变成了推动团场发展的正能量,这源于该团领导直面群众监督、虚心接受批评的态度和胸怀,更源于他们闻过则改、有错必纠的勇气和担当。这种有错就改的务实作风,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更应大力提倡。

  其实,出错并不可怕,怕的是面对错误不知悔改,一错再错。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领导热衷于自我表扬和自我吹捧,喜欢听好话,听不进半点质疑,心里装不下半点批评。面对群众的质疑和媒体的监督,他们要么“闻过拖改”,口头上答应立即整改,可是雷声大雨点小,迟迟不见行动,时间一长,又“涛声依旧”了;要么“闻过拒改”,你批你的,我做我的,任你金刚怒目,我自闲庭信步。有上述心态的人是怕“丢面子”,殊不知,如此置若罔闻,堆积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到时“面子”会越丢越大,以致于“吃不了兜着走”。

  更有甚者,有的人“闻过即辩”,找托词找理由,千般借口万般推诿,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或“闻过即怒”,不思悔改也就罢了,反而迁怒于别人,认为是别人和自己过不去,于是刻意歪曲事实,试图掩盖过错。凡此种种,都不利于工作的改进和自身的提高。一味“护短”,只会让工作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结果是“越护越短”。

  有错就改,应当成为一种风气。团场经济社会发展中难免出现疏漏或不足,这会损害群众利益。而比工作中的纰漏更可怕的是有错不纠、有漏不补,使群众利益和部门形象一再受损。因此,有关领导应当尽到本分,认真反思,迅速纠正工作中的不当之处,从而维护群众利益。

  有些地方,小问题转化为大问题、小矛盾激化为大矛盾,这不能不说与一些部门僵化的管理思维、一些领导的“官本位”观念有着很大关联。能不能有错就改,反映出领导干部是不是真心执政为民,是不是真心解决问题,是不是真心改变工作作风。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错就改,实乃明智之举,不仅不影响自身形象,反而能化尴尬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在自我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中提高工作质量,重新赢得职工群众口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8日 17:10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