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民生建设要“滴灌”

韩学键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韩学键

  解决民生需求,不是舍得花钱就行了。光停留在单纯的涨工资、提高社保标准上面,远远不够。供应和需求不能精准对位,花了大力气,效果还不好。民生建设应该由大水漫灌,转入更加从实际出发、更加有针对性的滴灌

  民生建设的落脚点,简单说,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什么叫好日子?得让老百姓自己感受、自己说。

  这些年,老百姓对好日子的理解正在起变化。民生需求也在“转型升级”,呈现出一种多样化、多层次化的状态:第一层,是基本民生诉求。包括吃饭、穿衣、看病、上学、住房等。第二层,是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优质的就业、高水平的医疗、高质量的教育。第三层,是超越物质层面,对尊严、公平正义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第一层的比重在缩小,后两者逐渐增大。

  民生需求的重大变化,对党委、政府提出了新课题。怎么做到有的放矢、精确制导?不是舍得花钱就行了。光停留在单纯的涨工资、提高社保标准上面,远远不够。供应和需求不能精准对位,花了大力气,效果还不好。民生建设应该由大水漫灌,转入更加从实际出发、更加有针对性的滴灌了。

  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摸清不同阶层的老百姓到底有什么具体需求。要想办好民生,先得会听民声。现在是信息社会,技术手段、信息采集渠道这么多,得会运用它们来给老百姓办大事办难事。群众有什么新情况、新问题?需求多层次化了,每个层次具体有什么难题?财政的钱再多也是有限的,是修路,搞个垃圾、污水处理厂,还是盖个学校、文化馆?看老百姓最需要什么,最大程度保证钱花到刀刃上。

  于是,我们大庆搞了个“定制”民生,把电视、报纸、热线电话、网络都用上,征集几个月的“民生订单”,汇集百姓智慧3000多条,然后整合成100项民生工程,政府一项一项去“供货”,去落实。

  订单汇总好了之后,剩下就是真抓实干。不能图个虚名、走个形式,媒体上热闹一阵儿。订单挺丰富,货没供上,一点儿用也没有。

  我们把听完民声之后的落实,提到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既是践行群众路线的要求,也是对实践效果的检验。民生订单的完成进度,隔一段儿在媒体上公布一回,责任单位、完成情况,都列上,通过公开形成督促。办实事的过程,就是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过程,我们用制度和任务倒逼,让干部糊弄不成。

  此外,我们也把它当做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搞社区改革,四级管理拆掉一级,街道取消了,这一下600多名干部直接到社区,直接跟老百姓接触,别当二传手了。在一线就是要管具体、办实事,这也有相应的任务和机制来督促。

  当然,我们也实事求是,不是老百姓有任何问题我们都能解决,但只要在发展阶段和实现能力范围内,就尽最大努力去干。

  最后,改善民生,除了知道百姓想要啥,到底能给啥,还要清楚通过什么方法给,实现的途径是什么。“民声”与“民生”之间有条河,你是坐船,还是游泳?总之必须过去。决策要讲科学民主,执行要讲法规程序。判断过去没过去,也简单:从群众中来的,请继续到群众中去检验。  

  ——黑龙江省委常委、大庆市委书记韩学键近期谈民生建设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9日 06:0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