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百姓的新期待(2013这一年)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一年前,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记者见面会上如是说。

  2013年,是写满了“改变”与“期待”的一年,也是“筑梦”与“逐梦”的一年。中国梦的脉搏,正和每一个普通民众的期待交相呼应。

  “钱袋子”更鼓

  “改革会带来涨价吗?会增加收入吗?”这是许多百姓心中的问号。党中央的回答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改革效果如何,说到底,还是要看老百姓的“钱袋子”有没有变鼓。

  十八大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

  要让人民的“钱袋子”鼓起来,首先要做的就是让“饭碗”多起来。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今年我国就业即将迎来“四连增”——前11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2万人;同时,面对727万“史上最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季,国家将继续对所有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登记,提供一对一持续帮扶。

  这一年,人民收入有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前三季度,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都超过6%,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更是超过城镇居民,接近10%;24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近二成;中央财政安排基本养老金和低保的支出,也比去年增长了15.4%。

  办事更便捷

  今年,一位河北小伙为了办证,在家乡与北京之间来回奔波六趟。“盖章跑断腿、办事磨破嘴”的繁琐流程,不仅让百姓叫苦,也抑制了市场活力。

  为此,政府首先做的是“瘦身”。只有政府做减法,市场才能做加法。简化和下放行政审批权,成为此次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和“当头炮”。

  334项——这是国务院今年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的数目。在地方,仅重庆市取消和免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每年就能为市场主体和社会减负5亿元。

  与“瘦身”同时进行的,是“加速”。提速92%,这是四川电子政务大厅在办事效率上交出的成绩单;在上海自贸区,一份“负面清单”,把原来审批手续所需的70天变成了4天。“办事儿快多了”,是许多企业和百姓今年的感受。

  社会更公平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收入、住房、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公平问题也成为民众关注焦点。

  缩小贫富差距是各界共识。年初,国家提出,“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同时,“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逐步缩小行业工资差距”的提法,也让民众对“控制高收入”满怀期待。

  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则是为了实现让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到11月,全国保障房建设已投入1.12万亿元,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而中央财政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发改委“明年棚户区改造将是重点投资方向”的表态,则让棚户区改造的脚步更坚实。

  教育公平承载着民族梦想。今年,各省市陆续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为打工者子弟畅通了高考通道,让3亿流动人口看到了公平教育的曙光;各地不断“瘦身”的高考加分政策,也在努力消除高考中可能存在的腐败和不公平。

  生活更放心

  今年,统一的监管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整合生产流通各个环节;303项食品安全国标出台,食品监管有了更详细的标准;食品安全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食品安全即将迎来有法可依时代;群众尤为关心的婴儿奶粉问题,也成为了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的研究议题。

  面对从南到北的雾霾,今年国家层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31个省区市签订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书、中央财政下拨资金、京津冀地区建立区域联动统筹治理制度、改革污染地区GDP考核方式与干部考核方式……一系列措施,让各界惊叹国家治污动作之快“超出预期”。

  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期待都能一步步变成现实。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9日 07:2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