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江西日报:莫以群众可欺

沈小平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用群众这面镜子照照自己,匡正自己的人生追求,校验自己的责任态度,衡量自己的职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山东省荷泽市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这副对联以浅显、朴实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官民之间仆与主的关系。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一对联的用意,就是告诫各级党员干部: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广大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我们的权力、衣食都是人民给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个根本,脱离了群众,不认真琢磨怎么搞好工作,而是成天谋划自己甚至追逐私利,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被人民所抛弃。手中或多或少握有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要提防“官本位”的陷阱,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事业要用心,心要到,心到没到是不一样的,群众是能看出来的。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

  我们党有许多优势,根本的一条就是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党执政之后,环境、条件大大改善,这为我们联系群众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容易引起作风上的变化。现在有的党员干部把与群众的“鱼水关系”变成了“蛙水关系”,需要时跳进去,不需要时就跳出来。为什么交通发达了,通信先进了,有的人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沟通却少了?说到底是对群众的感情淡漠了,觉得群众“可欺”。人民群众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人民群众,要主动贴近群众、亲近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脱离群众,就是自弃自毁。

  古人说,“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官有所畏,业有所成”。大量古今中外政权更迭、政党兴衰的事例也一再告诫我们,群众的力量最强大,对群众心怀敬畏,才能获得支持拥护、站得牢立得住。如果忽略了群众,就会被群众所抛弃。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用群众这面镜子照照自己,匡正自己的人生追求,校验自己的责任态度,衡量自己的职业精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全力以赴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开放实践一再证明,正是基层和群众的探索实践、创新创造,推动着改革车轮滚滚前行。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只有树立群众观点、反映群众愿望,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推进改革,让群众从改革中得到更多实惠,才能让改革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使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的改革蓝图变为现实。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9日 16:42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肖志刚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