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对公务接待顽疾说“不”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为遏制铺张浪费和三公消费乱象,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彰显了中央力促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决心,在党员干部中产生共鸣。

让公务接待走上正轨

  近年来,虽然中央三令五申规范公务接待,但有不少地方或者部门、单位打折扣、搞变通。《规定》抓住了创新管理和深化改革的治本之策,在全社会营造齐抓共管公务接待的强力氛围,让“乔装打扮”的“老虎”“苍蝇”不敢再肆意妄为。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认真执行。党政部门要以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规定的宣传力度。要因地制宜,进一步细化公务接待标准,明确接待工作餐等开支标准、统筹调整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开支标准。还有必要明确违反规定的“罚则”,让违规的行为人承担严厉的后果,体现出规定的严肃性、震慑力,力刹奢靡浪费之风,让公务接待走上正轨。

向“官本位”开刀

  有些干部认为,公务接待反正花的是公家的钱,不花白不花,把“公务接待”当作“大箩筐”,什么不好开支、不好安排、不好报销的都统统以“公务接待”费用列支,“公务接待”成了公款浪费、公款腐败的“保护伞”。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迫在眉睫。《规定》坚持严字当头,着眼创新,全方位覆盖,注重操作性,有利于从源头上、根本上遏制公务接待中的各种奢侈浪费现象,破除一些官员乱花钱、穷折腾,甚至中饱私囊等腐败行为。

  唯领导是瞻,逢迎巴结领导,是“官本位”思想的表现形式。过去一些地方由于怕慢待上级领导,经常超标准安排住宿,不仅造成严重浪费,还助长了奢靡之风。《规定》通过建立清单制度,实现接待“留痕”,让公务接待更透明,为基层接待“松了绑”,也让官场因少了“官僚味”而更加清新。

  公务接待异化为“舌尖上的腐败”,说到底,还是公权力缺少有效监督和制约,因此,向“官本位”开刀、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必须强化监督、全面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3日 00:1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