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同心共筑中国梦——西藏自治区第二批驻村(居)工作综述·昌都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同步小康,群众愿望,昌都梦想。

  昌都地区有72万人口,绝大部分散布在广袤的农牧区。“如果不能使广大农牧民达到小康水平,就不能真正实现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自治区党委常委、昌都地委书记罗布顿珠多次强调。

  如何实现呢?深入开展驻村活动,帮助农牧民群众解放思想、提高致富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驻村(居)干部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昌都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许成仓要求。

  自治区开展驻村活动以来,昌都地区1142个驻村(居)工作队、10054名驻村(居)队员严格按照“五个明确”要求,紧紧围绕“五项任务”,努力实现“一个目标”,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在昌都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与广大农牧民群众一道为昌都的发展稳定、和谐幸福作贡献。

  “五项任务”让群众得实惠

  坚持党建为先、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切实夯实党在农牧区的执政基础。昌都地区各级驻村(居)干部认真履行“党建指导员”的职责,以“一坚定三忠于”、“双模双建”、“三热爱三创建”、“热血青年爱国成才创业工程”等活动为载体,指导和协助村(居)“两委”完善各项制度,增强了基层组织政权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

  截至目前,昌都地区各驻村(居)工作队帮助村(居)党组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126名,发展新党员3679名,选拔推荐后备干部976名,把1875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1670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1663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

  昌都地区各驻村(居)工作队认真落实自治区十项措施和地委十五项维稳措施,以“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活动为抓手,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深化群众工作。截至目前,昌都地区各驻村(居)工作队共召开维稳宣讲大会1.19万场次,受教育面达96%。

  “我加入了村里的运输队,一个月有六七千元收入,家里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改善。”芒康县如美镇竹卡村村民次丹平措说。通过调研,自治区驻芒康县竹卡村工作队(昌都地委组织部派驻)帮助当地群众成立了农牧民运输队,极大地增加了群众收入。

  各级驻村(居)干部认真调研,因村施策、各尽其能,帮助完善村(居)发展路子,找准致富门路,增强了广大农牧区群众发展致富的后劲。截至目前,昌都地区各级驻村(居)工作队为民办实事经费中落实并完成项目1351个,资金4481.94万元;帮助驻在村(居)群众劳务输出8.12万人,增加现金收入6522.87万元;发展集体经济实体475个,合作经济组织实体301个。

  践行群众路线把驻村工作推向深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昌都地区各驻村(居)工作队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原汁原味进行梳理,不过滤“声音”,不回避矛盾,认真查找“四风”、“两问题”,共征集群众意见建议2080条。

  驻村(居)干部之间、驻村(居)干部与村(居)“两委”之间互相谈心、交流思想,组织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注重把自己“摆进去”,看是否身在基层而心离群众,是否与群众难贴心不会做群众工作,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否尽力帮助解决。

  坚持从自身改起,立说立行,广大驻村(居)干部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制订和落实整改方案,公开承诺、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增进了民族友谊、增进了团结互助、增进了文明进步、增进了信任友善、增进了邻里相望、和睦相处。

  昌都地区各驻村(居)工作队坚持“三个注重”,突出自身特色和亮点,确保活动强力推进。各驻村(居)工作队充分发挥联系服务群众的排头兵和先锋队作用,牢记重托,担负使命,全面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做到群众满意,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坚持在结合上做文章,在统筹上下功夫,促进活动与各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双丰收”。

  “四步法”确保驻村工作得实效

  第二批驻村(居)工作开展以来,昌都地区各驻村(居)工作队在自治区强基办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根据各村(居)实际,创造性地开展驻村(居)工作,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改善村容村貌、促进富裕劳动力充分就业……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也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

  突出“四个到位”,确保强基惠民活动有序有效推进。驻村工作开展以来,昌都地委、行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这项惠民工程。各级强基办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沟通,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舆论宣传到位、工作机制到位和经费保障到位,为驻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把握“四个环节”,打牢驻村(居)工作基础。昌都地区各级驻村(居)工作队入户调查实现全覆盖,详细掌握了民情民意;建立《民情档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帮扶措施;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提出具体工作计划;帮助村(居)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完善三年发展规划。

  实施“四项工程”,建强基层组织。昌都地区全面实施了干部素质提升工程,认真组织村(居)“两委”干部学习党的十八大、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会和自治区昌都工作会议精神等,提高村组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加大村(居)“两委”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建设力度;迅速开展建章立制工程,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

  搭建“四个平台”,拓宽增收致富门路。各驻村(居)工作队结合所驻村(居)实际,制定完善村(居)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以开展热血青年爱国成才创业工程为契机,积极组织引导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参与驾驶技能、建筑技能、手工艺加工技能和军旅式培训,提升了群众的就业能力和水平;部分工作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社会闲散资金,组织引导群众开办经济实体,实现了群众增收;充分利用为民办实事资金和“短平快”项目资金,千方百计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群众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

  办好“四件实事”,保障和改善民生。昌都地区各驻村(居)工作队关心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采取节日慰问、平时帮助、难时支持等方式,让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认真开展“一管四联三结”活动,把群众的冷暖与干部的生活结合起来,建立长期帮扶关系;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法律、送信息、送服务”的“六送”活动;组织实施“短平快”项目,建设农牧区基础设施,并在用好活动专项资金的同时,加大与派出单位的沟通联系,帮助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在自治区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昌都地区各驻村(居)工作队特别是第二批驻村工作队,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各村(居)实际,紧紧围绕“五项任务”展开工作,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有力地推动了昌都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同全国全区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三江”大地上谱写了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干部作表率、群众得实惠的感人篇章。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3日 16:59 来源:西藏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