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正确理性看待基层干部——“树立基层干部良好形象”研讨会发言摘登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10年8月30日,兰辉(左)在基层察看灾情

12月17日,“树立基层干部良好形象”研讨会现场。记者 郭俊锋摄

  编者按:

  为配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广大基层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树立基层干部良好形象”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在分享优秀基层干部事迹的基础上,与会专家、媒体人士、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围绕时下基层干部被污名化的现象展开研讨,共同探寻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

  光明日报今天推出专版,刊登部分发言摘要。

  专家谈

  基层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

  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 虞云耀

  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重要性,可以用经常讲的三句话来表达。第一句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第二句话: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第三句话: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基层干部是基层组织的主心骨和带头人。他们是党在基层的执政骨干,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领导者、推动者、实践者。基层干部又是党的形象的代表,基层干部的素质作风越好,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就越好、威信就越高。

  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基层干部被污名化、甚至妖魔化。这既不符合客观事实,严重损害了广大基层干部的形象,又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干扰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纠正。

  我们应当看到,基层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同时也要客观地看到,不少基层干部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缺少本领和能力,还有一些基层干部存在办事不公、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等问题,有的甚至违法乱纪。正确地理性地看待基层干部,就要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我有三点建议:

  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发展各项事业、实现共同富裕的本领。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更加重视基层,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加大选拔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的力度,同时拓宽乡镇干部上升的通道,县一级领导干部应当主要从优秀乡镇干部中选拔产生。要制定和落实激励关怀基层干部的政策措施,激发调动基层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多宣传报道基层干部的正面形象,全面反映基层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等真实情况,对那些不顾事实、故意抹黑基层干部形象的做法要坚决加以制止。

  基层干部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 谢春涛

  近年来,基层干部被污名化、妖魔化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不光对广大基层干部不公平,还会损害党的执政基础。我想结合四个案例提点建议。

  第一个是南京市社区党组织、村党组织换届采取的公推直选做法。他们的书记都由党员直接选举产生。有一位从区里到社区工作的同志说,他年纪轻、学历高,如果选不上书记压力会很大。但是,选上后他压力更大,因为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否则会失去支持,想发展更无从谈起。我认为通过公推直选的基层干部,肯定会善用权力,否则对他自己不利。

  第二个是上海市一个社区做群众工作的经验。有一次经合组织的一个会议在上海召开,上海市要求从会场到机场沿途的居民把窗户关上。有一家社区住有很多外籍居民,为争取他们支持,基层组织把服务工作做得无微不至,居民需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沟通得清清楚楚,大家都愿意配合。所以基层干部做事也要讲方法,争取群众的支持。

  第三个是浙江金华一个村的村民监督委员会。这个村经济发展不错,但过去老百姓对村干部不信任,怀疑账目不清楚。后来在县里的帮助下,这个村通过选举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对村里的事务进行监督。比如说村委会主任招待客商吃一顿饭花了200元,就需要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签字才能报销。其他重要事务更是离不开监督委员会的参与。有了这个委员会之后,老百姓也不再怀疑了,经济事务、干群关系都处理得非常好。

  第四个是某县的新任领导干部财产公布事宜。该县一名女同志大学毕业后在乡镇工作了5年多,后来参与竞争团县委副书记职位。她公布了财产,没房没车,一个月全部收入4千元。数字公布后,网民发现县里公务员工作辛苦、收入也不高,对他们的工作有了更多支持。

  通过这些案例,建议媒体加强报道各地工作创新、制度创新的成功经验,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制度越来越规范,基层干部工作做得越来越好,逐渐改善基层干部形象。

  干部群众面对面

  完善基层干部监督体系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委书记 蒋建明

  近年来,沭阳县注重提高基层干部治理和执政能力,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如何完善基层干部的监督体系做了很多工作。

  在监督内容上,既注重廉政监督也注重勤政监督,让基层干部不当贪官,也不当懒官,注重从小事抓起。我们对日常生活、工作中存在轻微问题的领导干部以书面形式进行及时提醒,做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同时针对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实行投诉、一次查实、调离岗位、降级别。

  在勤政监督上,针对村组两级,建立村组两级编报为民办实事制度,努力让群众每年都能看到新变化,享受到新成果。为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我们组织群众代表等参与评议,并将结果在媒体上进行公示,最大限度地让知情人说话、知情人投票,立体式评价干部综合表现和各方满意度。

  在监督层次上,除组织监督外,还将基层干部的监督延伸到网络和社会,着力破解多层次、立体式跨监督的格局。针对网络发展便捷特点,巧用网民在网上设立的县委书记网络会客厅,实名跟帖回复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并且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在线接受社会各界的评价。目前发帖量超过20多万,解决网民问题8万余件。

  为方便群众办事找人和监督,从县委书记到普通公职人员,每人实行佩戴胸牌上班制。同时,为弥补8小时以外监督的困难,我们建立公职人员日常行为月报告制度,对未如实报告的一经查实将针对有关规定给予处理,规范干部行为。

  基层干部要打好人性这张牌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区长 吴胜武

  作为基层党员的干部代表,我觉得真正要树立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实践。

  党员干部要带头,走好群众路线这条路。基层党员干部无论多忙,都要沉下心来听民意,俯下身来解民忧。如果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对待群众简单粗暴,忘记“我是谁、为了谁”,只会与群众渐行渐远。

  党员干部带头,凝聚好“正能量”这个魂。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充分发挥优秀党员干部的先锋能量作用,不仅要把正能量传递好,更重要的是传递给别人,还要形成强大精神合力。

  此外,引导很重要。针对有些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如果不积极引导和加强沟通,就会产生更多矛盾和误解。如果引导得当、沟通顺畅,很多麻烦可以避免。这就需要媒体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如可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广大基层领导干部也要坚定立场、注重方法,用行动去回应质疑,用事实去击碎谣言。

  党员干部带头,要打好人性这张牌。党员领导干部首先应该是“人”,是人民群众身边的好人,普通人所拥有的善良人性本质不能丢。

  同时,党员干部的本质属性也不能丢,要用党性去升华人性。基层党员干部要情系百姓,无私奉献,超过普通人的人性,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和性格魅力感染群众。党员干部如何打好人性这张牌,关键还是制度安排,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全体党员干部的人性和党性中的闪光点。

  学会做“全科干部”

  浙江慈溪市委常委、周巷镇党委书记 傅贵荣

  个人认为,基层干部形象主要受三个因素困扰:工作难做,动力不足,媒体误读。

  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发展建设、改善民生、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要靠基层干部去落实。同时,许多基层干部存在“三重三轻”问题:重人际关系,轻实际工作;重视对自身有利的工作,轻基础性、基本性的工作;重视违法大节上的把握,轻视违纪小节上的把握。

  基层是直接与基层民众打交道的最前线,一旦出现政府治理的焦点事件,有媒体习惯于对基层干部进行“揭露”和“批判”。对于少数基层干部来说,这种“揭露”和“批判”并不为过,但是对于大部分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基层干部来说,因为少数干部素质低下而“被低下”“躺着中枪”“被污名化”,显然有失公允。

  提升基层干部形象需要理顺体制,明确职权,既要减少对基层的各类检查、评比和考核,又要按照权职对等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基层的职责和权力;需要注重激励、增强活力,根据实际需要培育好实用、管用的干部,强化基层干部交流,在职务晋升上给予基层干部更多希望和空间。

  结合即将开展的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与群众的交流,改进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学会做“全科干部”。同时,希望媒体能发出“好声音”,宣传“正能量”,加大对基层工作和基层干部的解读和宣传力度,使群众逐步增加对基层干部的理解,消除对基层干部的误解和偏见。

  百姓心里装着秤

  天津宝坻海滨街道吴辛庄村委会主任 王桂林

  我当村干部20多年,与许多村干部一样干了一些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但也有许多辛酸委屈,村干部确实不容易、不简单。

  一是任务重。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村干部都得管;二是困难多,没有威信干不好。要让老百姓听你的,你必须有好的群众基础,有一定威信;三是待遇低。村干部工资一般一年1万多元,挣钱少。

  但我个人认为,当好基层干部,需做到“三要”:

  要一碗水端平。干部要想让人信服,办事就不能有私心。我们村有位老书记,他弟弟想计划外生二胎,找到老书记,可老书记就是不答应。我们村是城中村,有村干部想有自己的门脸房,可村里在老书记带领下,干部一间门脸房都没有,这样办事老百姓能不信服吗?

  要能干事。百姓选举谁当干部,就让谁来做事,做的好事越多百姓越拥护。老书记刚上任时村里很穷,为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他搞起了宝坻第一家蔬菜大棚,千方百计发展村办企业,陆续开办工厂,给村里积累了大量资产。

  要心里有群众。都说百姓心里装着秤,你心里想着他,他心里就有你。在老书记担任村干部的36年里,我们村修了公路,安了路灯,种子化肥、耕种收割、有线电视、医疗保险没让村民花一分钱,村里对独生子女、军属、退伍兵、五保户、老党员都有补贴。老书记是我们村干部中的一员,但他和大多数村干部一样,始终想着百姓,一心为着群众。

  全体村民幸福在其中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群众代表 宋淑清

  我居住在高碑店村,村民过上了小康生活。我们村曾被评为全国创新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次获得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十佳小康村等荣誉。

  身为一名普通百姓,我亲眼看见和亲身体会到村里全体党员干部党性强、作风硬。在党总支、村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苦干加实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治理通惠灌渠清理堆物堆料的环境治理工作;打造古典家具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施新农村改造工程。

  这些工作牵扯群众的切身利益。村党组织在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各个社会组织的作用,有事随时召开会议,村民委员会、老干部协会、党员会等共同商讨,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行动。

  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也强,他们工作起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无怨无悔。村里大力弘扬“正能量”,宣传工作做得特别好。村里还以多种形式开展村民素质教育,组织学习《弟子规》、组织演讲活动、道德讲堂等。

  走进高碑店,迎面就是文化广场,我们村恢复了漕运庙会、元宵灯会、端午民俗文化节、中元河灯节,村里有百人合唱队、百人腰鼓队,平常的交谊舞、广场舞每天都是热热闹闹,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体村民乐在其中、美在其中、幸福在其中。

  媒体看

  破解基层干部“50现象”

  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总编辑 贾立政

  我谈一谈基层干部“50现象”问题。我们时常听说,部分基层干部年龄到50岁左右时,因为上(升迁)不去、下(退出)不来,进而激情减弱,工作散漫,精神懈怠。我们把上述现象称之为基层干部“50现象”。

  《人民论坛》最近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基层干部“50现象”不是个例,各地普遍存在。我们进一步调研和采访发现,一些“50干部”心理落差极大,社会公众对基层干部“50现象”的危害怀有深深的担忧。

  通过这个调查,我们形成了几个初步看法。

  一、基层干部“50现象”是典型官本位的产物。在官本位不断强化和诱导下,职位升迁成了一些官员的最大追求,当“50干部”升迁无望时自然会有落寞和失望的感慨。

  二、基层干部“50现象”可以与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的“59、60现象”相类比,但是不同,这是制度完善过程中矛盾不断积累的体现。晋升无望、对政策不满等绝望心态,必然导致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结果。

  三、基层干部“50现象”的普遍存在要求我们必须严肃认识“一刀切”操作方法的重大缺陷。在我国公务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年龄与级别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这种关系发生错位,公务员的仕途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就此终结。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年龄条件搞“一刀切”实际是一种懒政思维,对于管理工作危害很大。

  基层治理的成效不仅取决于领导干部个人的素质,也取决于他们日积月累的丰富工作经验,以及长期工作形成的群众认同和威信,将年龄要素绝对化不恰当。

  四、要以更合理的制度安排解决基层干部“50现象”。如果对基层干部“50现象”关注不足,可能影响到后来者的心态。现在很多大学生不愿意来基层,他们想方设法摆脱基层。有的干部直言,一旦官场面临竞争的瓶颈,他们就可能退出公务员队伍。这种心态的持续演进,可能会造成基层公务员人心不稳、基层执政能力下降、基层执政空心化。

  想面对面表达敬佩之情

  新京报深度报道记者 朱柳笛

  我最近采访浙江温州两位基层干部夜晚救助孕妇身亡的先进事迹,一位是温州市平阳县腾蛟镇带溪社区党委书记王青意,一位是带溪社区青湾村委会主任蔡福想。

  王青意和蔡福想,是中国乡村最普通也最典型的两名官员:朴实,没有太多权力,也没有太宏伟的计划,只希望干好手头的工作,治理好一个乡镇或者一个村子。但这些基层干部对于国家来说,就是台柱子,它要稳稳地扎根土地,否则台子就会塌。

  中国万千基层官员面临的状况相似,但不同的是,大家如何面对和处理。王青意和蔡福想的选择是,宁愿自己垫钱,自己辛苦,也要让百姓生活得好一些。

  此前我去采访官员,似乎带着一种天然的偏见,觉得他们是社会权力和资源的支配者,比普通人享受着更多特权。后来,接触基层官员多了,才了解这个职业面临的巨大压力,具体事务繁琐复杂,甚至付出与收获极不成正比。

  王青意朋友曾透露,自从王青意成为社区书记以来,他几乎没有正式再和他好好聊天和聚会,每次电话,王青意总是说在忙工作,下次再约。蔡福想,一个响亮的名号就是“赔钱主任”。虽然此前蔡福想家里经营一家生产包装盒的小作坊,但因为村中事务缠身,没有时间打理,经常无法按期交货,让生意赔了钱,但村里修路,他首先无偿拿出3000多元,有困难的村民房顶被台风破坏,他赶紧安排人过来修。

  在同事眼中,年龄相差很大的王青意与蔡福想,在秉性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开朗、和气、豁达、不计较,特别积极。很遗憾没能在二位活着的时候见着他们,我希望能听听他们真实的心声,也愿意面对面地表达我的敬佩之情。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6日 06:08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