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用唯物辩证的观点考察评价干部

(2004年7月3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点击进入专题

点击进入贺国强照片资料

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考察、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用正确的政绩观考察、评价和使用干部,就是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准确。

第一,既要看经济建设的情况,又要看社会发展的情况,用全面的、系统的观点看待干部。不仅要看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的总量,还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看财政收入、群众收入以及社会保障的情况;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社会、人文、环境指标;不仅要看经济建设的情况,还要看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稳定、党的建设方面的情况;不仅要看城市的变化,还要看农村的发展。

第二,既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又要看干部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观努力,历史、辩证地评价干部。创造政绩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实践出政绩,实干出政绩,真正的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在考察、评价、使用干部时,我们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不能简单地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结果来评价干部。要认真分析干部在创造政绩过程中的能动性,同时也要看干部工作的地方和单位的基础和条件。有的干部所处的环境条件相对好一些,前任又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加之本人比较努力,工作成效也就容易显现;而有的干部工作环境条件比较艰苦,基础比较差,尽管个人付出了更大的努力,但工作成绩一时难以显现。我们应该用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要看前任留下的基础和起点,看干部工作环境和条件的优劣对工作带来的影响。

第三,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政绩的表现形态有两种:一种是“显绩”,即显山露水,立竿见影,易见成效,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一种是“潜绩”,即那些虽有领导精力和财力的投入,但因周期长,一时见不到成效,而又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真正的政绩应是没有后遗症的政绩,决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影响长远利益。在考察、评价、使用干部时,既要看工作的现实成果,又要看为下一步发展打下的基础。那些不顾长远发展,搞短期行为的做法,不能视为政绩;那些虽然眼前效益一时不太明显,但是后劲足、前景看好的,一定要视为政绩,而且对这样的潜在政绩,要格外留意。

第四,既要看领导班子集体的作用,又要看班子成员个人的贡献,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的成绩和贡献。班子集体的成绩是班子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班子成员良好的个体素质,没有班子成员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奋斗,就形不成优势互补,就不可能有领导班子集体的成绩。但集体的成绩又不是班子成员个体成绩的简单相加。在考察、评价干部时,要客观分析每个班子成员在集体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恰如其分地评价一个干部的工作成绩,既要防止把集体的成绩平均到每个人的头上,“一顶帽子大家戴”;又要防止把集体的成绩只算到某个人身上,不恰当地突出个人的作用。

第五,既要听上级领导的意见,也要听党员群众的意见,把群众观点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干部生活在群众中间,他们有无政绩、有多大政绩群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在考察、评价和使用干部时,不能只看上级领导的满意程度,还必须看群众的公认程度,力求把两方面的意见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进一步落实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把干部选准用好。

 这是贺国强同志在省部级后备干部考察组组长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2日 14:2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雍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