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办公室整改要防形式主义留后手

唐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办公室整改防形式主义当预留后手,除了要补强内部约束的制度短板,还要发挥外界参与监督的作用,同时要阻断死灰复燃的空间

  去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全面停止新建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各级官员严格按国家规定标准使用办公用房,超过标准配置的要清理、腾退。这场领导人带头动了真格的限建、清退行动,引起各级各地党政机关的重视。迁入多家单位、为办公室打隔断等,成为不少地方的整改手段。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这次行动取得不错效果,但要警惕有地方走形式主义(1月22日《新京报》)。

  虽然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这场办公室清理整改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近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表示,去年中央国家机关86个部门和单位清理腾退的办公用房面积为365万平方米。之前口口声声叫苦办公场地不够的部门也现出了原形。不过在清理过程中,走形式主义的其实也不在少数,比如有的采取打隔断的办法,有的将办公面积转为公共服务用房,这样就能多设几个保管室,多弄几个档案室,多设几个接待室等等,有的甚至在办公室多增加几张办公桌椅,便可以很轻易地逃避检查。

  虽然在目前的自我清理中,有严格的人均占用办公室面积的标准,也有相应的编制设定和办公楼面积要求,但有一点却存在很大的漏洞,比如被纳入公用面积的工勤人员办公室、保管室、档案室、接待室、文印室等等,并没有明确的标准限制。于是对于一些超标的办公室来说,很容易就能应对检查,打一个隔断并挂上接待室或者其他名称,便可以轻易过关。如果这样,很显然违背了清理的初衷。

  从这一点来说,清理标准应当统一而明晰。事实上,清理行动依据的标准是1999年颁布的《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通知》,其中第12条对各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人均建筑面积指标作出规定,只要按照总面积数除以总编制数就完全可以辨清真伪,也可以让一些形式主义无处遁形。现在看来,对于办公用房的清退行动,不仅应当注重于“清”,还在于要“理”,更要着手于“决”,否则风头一过就会死灰复燃,那些被打了隔断、挂了牌子的超标办公室又会被使用起来。

  现在外界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超标办公室被清理出来后,大量的闲置房将作何处理?是相关资产管理机构统一回收,还是用于出租或者拍卖,如何防止死灰复燃,如何避免资源浪费,对于明清暗占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又如何处理等,都需要给出明确的解答,进行制度层面的安排。否则,风头一过再重来的预言,就会一语成谶。

  从十几条禁令法规挡不住兴建豪华办公楼,到超标车辆和公车私用现象泛滥成灾,其实都是一个权力如何受到约束的命题。究其原因,本质上还是制度预留过多空间,对权力的监督缺乏有效性,要么是有禁项无处罚,要么就是处罚偏软、弹性过大而没有刚性约束力。如果连顶风而建的豪华办公楼都可以一退了之,那么办公房清退自然难言乐观。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相应的辅助措施保驾护航,成果也就难以巩固。

  办公室整改防形式主义当预留后手,除了要补强内部约束的制度短板,还要发挥外界参与监督的作用,同时要阻断死灰复燃的空间,比如对超标办公用房进行拍卖或者划转,如此才能清理干净,退得彻底。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3日 11:18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