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吹尽狂沙始到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13年6月18日,中共中央吹响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冲锋号。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我们一定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动员讲话高瞻远瞩、掷地有声。

  按照中央部署,第一批活动单位包括自治区四大班子、107个自治区级机关和事业单位、47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6所高等院校在内的204家单位9563个党组织、16.4856万名共产党员,以大浪淘沙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打响了荡涤“四风”、祛除机关“六病”的攻坚战。

  完成规定动作一丝不苟,自选动作精彩纷呈。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党性得到锻炼,思想上补了课,精神上补了钙;出重拳、下猛药,建规矩、立制度,标本兼治,狠刹“四风”不走神、不散光,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动真碰硬、揭短亮丑,以整风精神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红了脸、出了汗、加了油、鼓了劲;两手抓、两促进,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办成了一批群众期待的实事好事……

  岁末年初,盘点成绩,一串串沉甸甸的数据,彰显出广大党员干部的务实作风和为民情怀。

  成绩来之不易!回望我区教育实践活动,记者感受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千钧分量。

  加强策划: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攻坚战。紧扣活动总要求,紧密结合实际,选准载体抓手,定出一项项可操作、可检查的具体措施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改进作风、纯洁队伍的绝好机遇。如何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穿活动全程,高起点、高标准抓好活动,做到在为民上做好服务、在务实上转变作风、在清廉上树立形象,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自治区党委领导运筹帷幄、日夜思量。

  “窥一斑而见全豹。”让我们记住几个时间节点、重要动作。

  十八大召开之后,自治区即对中央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进行学习讨论,提早谋划。

  2012年底开始,先后开展两轮调查摸底,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摸准问题,理清思路,形成活动总体方案。

  2013年4月,启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抓起。

  2013年6月,成立自治区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建20个督导组,人员、职责和保障到位。

  2013年6月27日,自治区党委印发《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将“三服务、三清理”作为我区推进活动的具体措施。贺州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又部署开展了清理环境安全隐患行动,“三清理”变成了“四清理”。

  分门别类制定了自治区党委领导班子、区直机关、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高等院校的实施方案,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工、服务企业、清理“三公”经费、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和清理信访积案、清理环境安全隐患的具体方案也一一出台。

  中央提出要荡涤“四风”,针对广西实际,自治区提出要祛除软骨病、冷漠病、浮躁病、享乐病、梗阻病、懒散病等六种机关病,将“四风”问题进一步具体化,方便对号入座、对症下药。

  2013年6月28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班子深入革命老区东兰县接受现场体验教育。

  2013年7月1日,召开全区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波澜壮阔的画卷全面展开。

  为把握活动重点,掌握活动节奏,每个环节、每项活动都进行了周密策划,精心实施。

  2013年9月中下旬,为加强分类指导,推动活动深入,分领域分行业召开了8个座谈会、5个改进作风解决问题的专题分析会,以及“三服务、四清理”工作推进会。

  为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自治区出台措施,明确“五个不能开”:思想认识上不去不能开、查摆问题不聚焦不具体不能开、自我剖析不深刻不能开、整改措施不实不能开、群众不满意的不能开;严格审查班子和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明确单位主要领导-督导组-省级分管领导-实践办-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的“五级连审”工作流程;宣传推广了自治区环保厅、自治区高级法院和检察院党组3个身边典型。

  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自治区党委及时发声,鼓劲加油,打好预防针。学习教育、征求意见阶段,为打消思想顾虑,鼓励讲真话实话,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郑重表态“决不给穿小鞋,决不搞秋后算账”。

  总结阶段,为消除松劲情绪,彭清华反复强调,“越是到收尾阶段,越要保持力度,越要坚持标准,越要狠抓落实。”

  领导带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班子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以自身的躬身践行、真整实改,带动活动升温、深化

  领导带头,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是这次活动的突出特点,也是活动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

  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带头参加、强力推进,每位政治局常委负责联系一个省(区),全程指导活动,全程参加联系省(区)党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抓作风建设的力度空前。广西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联系的省(区)。李克强总理两次莅临广西调研指导,明确要求要两手抓、两促进,为活动把关定向,提供遵循。中央第二督导组深入我区第一批活动单位把脉问诊、审阅材料,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问题。

  “要求党员做到的,常委班子带头做到;要求党员干部参加的,常委班子带头参加;要求党员干部整改的,常委班子带头整改。”自治区党委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全区动员大会后,自治区四家班子领导轻车简从,深入农村、企业、工地、联系点,与村民、工人拉家常摆龙门阵,既察群众疾苦,又听群众评头品足,客观真实地给自己“画像”、“打分”。

  2013年7月中下旬,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田阳县那满镇露美村、自治区主席陈武在审计厅、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在政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达梧村,分别与村民、机关干部和部分政协委员座谈,听意见……自治区领导态度谦和诚恳,“不计较大家说话的语气重与否、意见尖锐与否、好听还是难听,关键要讲真话、讲实话,这样才能对改进作风起到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作用。”作风务实不落俗套,“客气话不讲,好话不说,直接讲意见提建议”。

  自治区党委常委们共到14个市、11个县、11个乡村和10多个区直部门,召开座谈会30多场次。

  自治区领导以身作则,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跟进。自治区工商局在“广、深、诚”上做文章,班子成员深入31个县(区),走访了近300家企业和经营户,征集意见建议790条。广西师范学院在二次征求意见时,明确规定每个栏目至少要列举一种“四风”表现,并举出实例,共收到意见1126条。不少教师感叹:“再次征求意见,表明了领导班子超越形式主义、真查实改的诚恳和决心!”据统计,各单位真开门开大门,共收到意见建议10万多条。

  以整风精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自治区党委常委班子带头亮丑、揭短,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往多处找、深里挖。批评同志出于公心、出自关心,既不伤和气又不回避问题。

  真整实改不拖不等。自治区党委常委班子带头将公务用车“桂O”车牌更换为普通民用车牌,下乡用的越野车上交统一管理,主动腾出兼职单位的办公室,撤回不符合规定的分配住房申请。省级领导干部带头做到“只有一辆公务用车、一套福利房、一处办公用房”。

  自治区党委常委班子整改落实方案,历经33次反复修改,提出了33条具体措施、18项专项整治和31项制度,明确了整改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打开这个方案,“带头”两个字扑面而来,记者数了数,共有29个,将领导立标杆作表率,具体化到了一项项工作上、一个个问题上。第一批活动单位共确定了4000多个整改事项,一一建立台账,明确了责任人和时间表。

  “区领导下乡能拼车就拼车,接待上级领导能简就简,制作接待手册等繁文缛节,没了!”做了10多年接待工作的防城区接待办主任李金梅由衷感慨:“动了真格,见了实效!”

  专项整治:突出问题导向 扭住问题不放

  自始至终着力解决问题,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衙门作风”的突出表现。自治区党委首先向机关“六病”开刀,坚决纠正“盖章跑断腿、办事磨破嘴”的不良现象。

  强化实践体验——选派3000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选派3万名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与群众一起摸爬滚打中接“地气”去“官气”。

  对“庸懒散奢”立规矩——区直机关共制定完善了1050项提高效能和821项从严管理干部的内部规章。

  严格问责——先后查处了贺江水污染事件暴露出的漠视群众利益的“冷漠病”、广西水文局滥用公款消费的“享乐病”等等,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针对部分服务窗口单位“工作日学习不办公”,学习成了群众办事的“拦路虎”“绊脚石”的现象。自治区进行专项整治,联合调查组明察暗访,确保服务窗口工作时间不空位、不缺位,不让群众吃“闭门羹”、跑冤枉路。

  这一系列做法立竿见影。自治区环保厅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在审批大提速上快马加鞭,并出台规定:凡是通过技术评估符合环境准入的项目,一律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比国家规定减少50个工作日。

  “我昨天才到环保厅窗口办理审批业务,今天就收到回访的电话。这么周到、细致的服务,让我很感动。”南宁市民黄先生高兴地说。

  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自治区党委在开展“四清理”的基础上,又开展了11项专项整治行动。第一批活动单位晒出了颇为亮眼的“成绩单”——

  规范“三公”经费支出。去年区直单位一般性支出统一压缩5%,其中“三公”经费压缩2.7%。2013年1-11月,自治区本级“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1.38%,其中公务接待经费同比下降33%。

  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和优化办事流程。全区取消或下放现行审批项目380项;实行“一窗受理、关联审批、统一收费、限时办结”,审批提速25%。

  清理信访积案。“一名包案领导、一套领导班子、一个工作方案”,包案化解,做到案结事了、息访罢诉。全区共排查出550件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9%以上。

  清理环境安全隐患。全区共派出7.27万人次,拉网式检查了1.4468万家企业,发现3472家企业存在安全隐患,其中1902家已完成整改;发现无证无照企业2064家,已完成整改1169家;清查尾矿库599座,发现469处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已有336处完成整改。

  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全区共发现公务用车违规问题1.0536万个,涉及车辆9971辆,100%处理到位。全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编制压减26%,所属事业单位压减12.52%。从严查处公车管理使用方面的违规问题4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5人、组织处理14人。

  清理楼堂馆所和办公用房。叫停经批准但尚未开工建设的楼堂馆所项目86个,涉及金额25.17亿元。腾退清理超面积建设使用、违规改变使用功能、出租出借的办公用房6378间,面积17万平方米。

  “辛辛苦苦干一辈子,不如明星吼一嗓子。”对花大价钱请明星大腕,群众时有议论。2013年南宁国际民歌节晚会主动瘦身,不请明星大腕,不搞奢华舞台,节约资金全部用于改善民生。全区取消节庆论坛展会活动121项,取消率达46.5%。

  “这奖那奖不如群众夸奖,这杯那杯不如群众口碑。”全区清理撤销评比表彰项目2281项。

  对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犹如冰炭不可同炉、水火不能相容——

  组织实施“安农工程”,纠正涉农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集资摊派行为245件,确保我区惠农资金22.85亿元安全落实。

  规范教育收费行为,重点检查了8206个单位,查处了各级各类学校乱收费问题20个,涉及金额385.6万元,12人受到责任追究。

  整顿医疗不正之风,查处回扣、开单提成和大处方问题1042个,责任追究91人;查处医疗服务乱收费问题15个、责任追究5人;997家公立医疗机构建立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清退会员卡,整治发放公务员津贴补贴、吃空饷、超职数超编制配备干部、虚设机构、公务外出考察、出国(境)招商引资等专项活动也在有条不紊开展。

  节俭之风劲吹,成效初步展现。一些高档餐馆悄然变身,做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意;过去年关时节,贺年卡、挂历满天飞的现象也不见了……

  一项项专项整治行动,解决的是问题,刹住的是歪风,树起的是形象,收获的是信任,凝聚的是民心。

  务实为民: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

  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多做顺民意、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的好事、实事,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中提高能力、树立形象

  活动伊始,李克强总理谆谆嘱托:“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

  我区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作风转变和为民服务一起抓,从群众“最盼、最急、最难”的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办好事、做实事。

  我区进城务工人员多达900万人。如何解决农民工就业难、维权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让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各级党委、政府用行动给出答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全区共组织34.76万人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为100.78万人次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82.68万人次。自治区财政为农民工培训补贴资金1.45亿元。有关部门帮助农民工追讨工资6.679亿元。

  子女教育是农民工最大的后顾之忧。2013年秋季入学,全区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44.29万人,全区农村留守儿童142万人全部进入学校,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得到缓解。与此同时,想方设法为农民工送温暖、送健康。

  “老乡们!今天大家放松一下,跟远方的家人一块过个节!”国庆长假,防城港企沙边防派出所副教导员叶吴克将平板电脑带进工棚,开通QQ视频,让农民工和亲人在网上共享天伦之乐。

  广西籍在粤农民工梁玉芳下班途中,不幸被一辆小轿车撞伤,盆腔大出血,但当地医院血源不足。情况紧急!广西驻粤劳务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紧急出动,协助解决血源问题,挽救了这位女工的生命。

  农民何时能够拥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美丽清洁的家园,喝上放心水?对此农民关心,各级党委、政府揪心。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深入开展,8万多名干部进到1.4万多个建制村,驻村包干,破解“垃圾围村、垃圾进田、垃圾上路、垃圾入河”问题,全区共清理各类垃圾383.3万吨,清洁水源13.7万处,新建乡镇垃圾中转站442个、乡镇村庄垃圾池18.5万个,全区39条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94.4%,乡村环境卫生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企业兴则经济活。从过去坐在办公室等审批转向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建立自治区、市、县领导与重点企业“直通车”联系机制,帮助企业化解发展难题。出台企业融资服务等10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出台禁止对企业“吃拿卡要报”等“十项禁止”,清理规范涉企考核检查、评比表彰,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激发企业主体活力。自治区国资委深入国有大中型企业,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上市、兼并、重组、项目合作和境外投资等90多个突出问题。

  各部门各单位也从实际出发,完善为民便民的规定和办法。自治区高级法院出台《关于切实解决当前社会反映“立案难”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解决“立案难”的38条具体措施,特别是推行立案公开、实行无间断服务、开辟绿色通道等,大大方便了群众诉讼。

  建章立制:标本兼治 着眼长远

  坚持惩防并举,围绕改进作风建规矩立制度,制度执行力明显提高,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贯彻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初步形成

  为了确保“四风”、机关“六病”不反弹、不抬头,自治区按照“源头治理、标本兼治,注重整体、重点防范,刚性约束、严格问责”的思路,以法治思维和改革精神,建立健全科学、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形成既“治病”又“防病”的长效机制。

  ——着眼于严管领导干部建章立制。在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带头制定反对“四风”十项规定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关于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反对“四风”若干规定》,从政治纪律、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管理等方面,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明确提出了“10个严格遵守”和“28个不准”。

  ——盯住易发高发的作风问题建章立制。针对一些领导干部调动后不退办公室、带人带车等问题,出台《干部交接管理暂行办法》,严格规范干部任职交接工作。针对有些地方干部“走读”现象严重,周末常唱“空城计”的情况,研究制定《坚决纠正基层领导干部“走读”问题的意见》,促进干部安心基层工作。针对社会高度关注的“三公”经费问题,研究制定《“三公”经费监督检查办法》和《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

  ——强化监督问责建章立制。为解决“条条高压线、常常不带电”的问题,制定出台了《违反改进作风有关规定问责暂行办法》,明确对违规配备秘书、用公款组织或参与高消费娱乐和健身活动、虚报工作业绩等12种情形、45种行为进行严格问责。

  当前,自治区党委已制定和正在制定反对“四风”的制度规定31项,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已制定反对“四风”的制度规定共5085项。去年以来,全区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和“四风”问题案件308起,处理246人,有效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有观察者认为,“从老百姓的言谈话语、街谈巷议的反映来看,大家对活动是比较满意的,对党风政风好转的趋势是肯定的,这是最为积极的信号,也体现了活动的效果。”

  “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活动,第一批活动单位的党员干部灵魂受到触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高,功成不必在我、不计名利、不掺水分、持之以恒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5300万八桂儿女共谋“两个建成”的磅礴正能量正在积聚、升华!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3日 14:54 来源:广西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