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拆除围墙利于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中共江苏省纪委 梁晔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汉代王充《论衡书解篇》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政府部门和官员更应当贴近群众、联系群众、心系群众。而当下,“云南孟连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神木事件”“钱云会事件”……一起起突发群体性事件引起的越级信访、与警冲突、暴力抗法、冲击政府、拦截信访等事件不断损害着政府的形象,考问着政府的公信力,在政府与群众之间筑起一道道越来越厚的“墙”。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的是“四风”问题,着眼的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切中的是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的重要根源,践行群众路线当从拆除地方政府有形的围墙开始,那道无形“心墙”的拆除便指日可待。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政府近年来推行“无围墙政府”,推倒了政府大院的围墙,区有关部门也相继拆除围墙,别的地方的有关政府部门也有类似做法。人们对“无围墙政府”这一说法也是褒贬不一、各抒己见,有人拍手称好,觉得大快人心;有人认为这是形式主义,拆除了有形的墙,但却拆不除与人们之间那道无形的墙;有人认为这样做无疑给政府的公共秩序和安全造成威胁……政权机关古代称为“衙门”,从古至今,“衙门”都是恢宏华美,深墙高院,戒备深严,“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出入皆奥迪,往来无百姓”“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让人望而生畏、望而生厌,无形中拉开了与百姓的距离,这种有形的围墙,实质上是无形“墙”的外化。

  践行群众路线需深刻理解拆除地方政府围墙的意义

  践行群众路线需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拆除地方政府围墙是践行群众路线的一个好的起点和切入点。

  地方政府围墙有碍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为政之道。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都是因为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曾经用小米哺育延安革命根据地、用小车推出中国革命的胜利、小岗村用手印开启改革开放的进程。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高度概括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邓小平说过“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江泽民说过“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而政府围墙无疑是横亘在政府与百姓之间一道隔阂,群众路线应让政府与百姓之间消除隔阂,紧密相连。

  拆除围墙实则改变“衙门”作风。群众路线古已深论。唐代柳宗元提出“吏为民役”;唐朝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尚书皋陶谟》记载“达于上下、敬哉有土”……纵观历史,“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的民本思想早已根深蒂固。而群众路线实则针对“四风”问题,树立民本意识、服务意识、群众意识;拆除政府围墙实际上就是树立人民政府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转变作风、心系群众,切实改变“衙门”作风。

  他山之石、洋为中用。美国州政府、加拿大地方政府等一些国外的政府机构没设围墙、没设门卫,民众出入自由、畅通无阻、秩序井然,在美国人眼中,“进政府如同进商场”,政府是公正、公平、守信的神圣之地;内华达州的最高首长办公室设在州办公楼大门一侧,人们进门第一个能找到的便是州长。

  践行群众路线需打造真正的“无墙政府”

  践行群众路线,不仅要拆除有形的围墙,更应拆除无形的“心墙”,让“无墙政府”成为常态,打造真正的“无墙政府”。

  打造“无墙政府”,需着力解决“四风”问题。“四风”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寒,推倒政府围墙的同时,更应着力解决“四风”问题,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清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以作风赢民心、聚民意,关乎人心向背、生死存亡。

  打造“无墙政府”,需赢得人民的信任。信任是社会运转的基本前提,践行群众路线,打造“无墙政府”,需要真正赢得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毛泽东说过: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广大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就赢得了“真正的铜墙铁壁”,何惧之有?浙江余杭等地政府推倒大院围墙后,并没有引发什么安全和秩序问题,相反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信息公开透明。近年发生的“瓮安事件”“石首事件”“钱云会事件”等群体性事件几乎都与信息的公开度与透明度有关。只有信息公开透明,才能切实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政务公开,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拓宽公开的范围,丰富公开的内容,发挥民众的首创精神,将党政信息公开与创新社会管理进行有机结合。

  畅通利益表达。为什么要拦截信访?为什么有突发性群体性事件?那是因为老百姓诉求无门、诉求无果、积怨太深,利益表达和矛盾诉求渠道不畅通。只有畅通利益表达,才能真正实现公民的表达权,才能真正维护自身的权益。疏通和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诉求渠道,才能真正凝民心、聚民意、汇民力。

  制约监督权力。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不依法行政,滥用权力,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依靠制度来保证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最行之有效的关键手段,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重视和加强社会监督,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发挥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的作用。

  创新方式方法。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需要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不断学习“充电”,提高执政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要求我们有大众化的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语言,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坚持事理结合、情理交融,增强群众工作话语的说服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打造“无墙政府”“唯在县令”。治国理政“唯在县令”。唐初宰相政治家马周《陈时政疏》曰:“临天下者,以人为本,欲令百姓安乐,唯在刺史、县令。”东汉荀悦《前汉纪》曰:“郡县治,则天下安。”“县为国之茎,民乃邦之本”,自秦设立郡县制以来,这条治国理政的金科玉律延续了千百年;唐初宰相政治家马周《陈时政疏》曰:“临天下者,以人为本,欲令百姓安乐,唯在刺史、县令”,县级政权成为我国政权系统中最基本的单元,基层的领导对国泰民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拆除县(区)级政府围墙是首要、是关键。

  打造“无墙政府”,需建章立制。群众路线应内化于思想,外化于行动,还需要固化于制度。打造“无墙政府”应形成常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可以通过实名登记、全程监控、加强监管等方式保证无围墙政府的秩序和安全;通过下基层、大接访、落实责任制等制度保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做到依法行政、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自觉完善制度、遵守制度、创新制度,建立常态长效机制,用制度来打造“无墙政府”,使制度成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硬约束。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7日 09:47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张学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