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内蒙古包头市北梁棚户区的搬迁故事 两个月谈心 铁大娘动迁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备受瞩目中,内蒙古包头市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2013年拉开帷幕。北梁改造是否能成功,如何破解在征收安置中“群众难理解、房屋难征收、矛盾难化解”的难题是摆在北梁棚改领导小组、现场指挥部面前的重大课题。

  家住财神庙社区福义街大水卜洞49号院的王美荣,去年已92岁,20平方米的小屋中非常简朴。6个子女生活各有各的难处,老人的吃穿住行、家里家外杂务,全靠自己照顾自己。

  从动迁工作开始,动迁组工作人员就耐心为老人讲政策,可老人总是说:“我很理解你们的工作,但是我想要100平方米的底店。如果不行,给我80万元也行。”

  “老人舍不得离开住了75年的老屋,也担心搬走之后的生计问题,更希望通过拆迁改善儿女的生活条件。” 经过无数次的沟通后,动迁干部石丽娜体会到了老人的“纠结”心理。“在与老人沟通中,所有的动迁人员感受到的是老人家根本没有想搬走的意愿,漫天要价,为的是让动迁人员‘望而却步’。”石丽娜说。

  北梁拆迁,包头市施行“三级包联”工作机制:市级干部包街道(镇),县级干部包片区,其他动迁干部包户,事事有人盯,户户有人管。一天,两天,三天……居民代表、社区主任、街道办事处干部、包片县级干部轮流与老人谈心。同时,从外围社会关系入手,请老人的亲戚来做工作。

  看着周边的房子一间间拆除,看着昔日一户户的老邻居高高兴兴地搬迁,听着动迁干部一遍遍暖心窝的话,老人开始考虑自己房屋的拆迁问题。

  包片干部李秋平看到老人动了搬迁的念头,连续3天与老人在一起拉家常。老人被感动了,终于点头同意搬迁。在老人搬家的那一天,福义街片区内所有的动迁干部都来了。7点40分到老人家,老人家开始挨件介绍家里的物件:这件是婆婆置办的柜、那件是妈妈陪嫁的椅,还有奶奶留下的扇子……直到10点30分,才把老人为数不多的东西都搬上了车。当看着空荡的老屋时,一直被动迁人员称为“铁大娘”的王美荣老人落泪了。

  送老人的车在外面等着,老人却上上下下5次,一遍遍回首,回望自己住了75年的老屋。12点10分,老人恋恋不舍地走出了院子,在拆迁房屋机器的轰鸣声中,所有在场的动迁干部都落泪了,他们深深体会到老人对一幢房子的眷恋。

  像这样的故事在北梁动迁的各个片区都有发生,也许人物不同、情节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广大动迁干部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北梁改造不仅是拆房子的过程,更是拆矛盾的过程。但只要耐心听下去,会发现很多时候的矛盾根并不在拆迁本身。在拆迁过程中,群众想把心中埋藏的话说出来,把心结解开。”石丽娜总结:耐心倾听,不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还能找到拆迁的“金钥匙”。“只要是站在群众的角度想事儿、做事儿,让每户群众都满意,群众总会相信你、支持你。”她说。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2日 06:16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