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一线工作法”:践行群众路线的“玉树模式”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快些,快些,再快一些!在这里,要与时间赛跑,与严寒赛跑,与自己赛跑……

  严酷的自然环境、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完备的基础设施,3年重建,有效施工期只有18个月甚至更短,大大限制了重建进程。

  为了尽快让群众住进新房,提高重建工作效率,玉树州广大党员干部工作关口前移、工作力量下沉,为创造“玉树奇迹”夯实基础;“白加黑”、“五加二”,日日夜夜,为坚持“玉树速度”筑牢保障。扎实沉在一线,密切联系群众,玉树州强力实施的“一线工作法”,为夺取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动力。

  领导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指导

  就地指挥、现场办公,组织协调,统筹安排,勇于担当。

  全州共有23名厅级干部、55名县级干部来到一线,充实到基层,蹲点指挥工作。

  在民南建委会,州级联点、县级联点领导及建委会工作人员一同办公,让繁杂的工作更为高效。民南建委会下设四个社区,处理问题的流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由社区主任解决问题,处理不了的由建委会领导解决,还是解决不了的由州级联点或县级联点领导解决。

  重心下移,带来的好处多多:领导蹲点指导、现场办公,无需逐级请示,简化了办事流程,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给基层干部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通过现场观摩学习,掌握、完善工作方法;增强了各蹲点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诸多看得见的实惠。

  决策在一线落实,工作在一线对接

  一线落实、一线对接,沟通协调,扎实推进,有序衔接。

  一边是重大决策,一边是灾区群众,干部是政策的传递者和宣传者;一边是期盼住房的灾区百姓,一边是兢兢业业的援建企业,干部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夜深了,昏黄的灯光下,办公桌上依旧摊满了文件,药瓶药盒胡乱地堆放在一旁,皮肤黝黑,瘦削,眼睛充满血丝的西杭建委会党工委书记马福良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西杭社区作为结古镇唯一的统规统建区,区域面积大、情况复杂。在重建过程中,各类决策的落实是重中之重,为保证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需要经常开展大批量的群众思想工作。马福良跟同事一家一家地宣传,一户一户地解释,有时候连饭也顾不上吃,一天下来,口干舌燥,感觉身子骨都要散架了,但他深知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一定要做到“政策规划宣传到片区”。

  3年来,从挖地基、到基础验收,甚至对于房子的朝向,建委会都积极和援建央企进行对接,建委会和援建央企之间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为建设新玉树携手作战、并肩努力。

  在重建过程中,正是因为始终坚持政策落实在一线,工作对接在一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起桥梁纽带的作用,坚持满足群众所需、服务群众为先,为灾后重建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

  主动发现、及时化解,提前介入,以理服人,维护稳定。

  干部和群众是一家人,当地群众说他们比自己的亲人还要亲,上到搬迁、安置的大事,下到家长里短的小事,全都帮助解决。干部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只是做好分内的事。

  民南建委会门口挂着的一块金黄色的牌匾早已暗淡无光,但“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中心”几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见。见到民南建委会主任群合索多的时候,他正在接电话,原来社区里的一户居民家太阳能热水器不出水了,打电话过来询问要怎么办。群合索多耐心地回答着,相比一般人,他的语速明显较快,似乎知道这个电话挂断后马上还会有电话打进来。这不,刚挂断电话,铃声又迫不及待地响了起来……

  “有矛盾是很正常的,关键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化解,党员干部一定要打头阵,敢啃硬骨头。”群合索多说: “这3年,真是没白天没黑夜,上到修房子、下水堵塞,下到两口子打架,老百姓都会来找我们。前阵子生病,我就干脆在办公室里挂吊针,这样,不耽误办公,还能及时化解矛盾。”“一定要把问题解决在片区,矛盾就像滚雪球,时间拖得越长,矛盾就越大,我们坚决不能让矛盾过夜。”

  正是因为党员干部在一线,坚持风险预判,提前介入,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化解矛盾,为灾区重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灾后重建得以顺利推进。

  干部在一线锻炼,能力在一线提高

  一线锻炼、一线磨砺,完善思路,掌握方法,把握全局。

  在一线锻炼过的干部,放到哪里都是宝。田云山,扎北建委会党工委副书记,黝黑的脸庞、一口流利的藏语,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个地道的康巴汉子,其实他是汉族。

  田云山说,3年重建,尤其对于所有坚守在一线的党员干部来说,每天都会碰到不同的问题、化解不同的矛盾、接受不同的挑战,能迅速提高自己,对我而言这份经历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在灾后重建中,很多时候他一天用眼超过20小时,在一次消防演练中,干粉灭火剂又不幸进入眼中,从此只能用一只眼睛浏览玉树翻天覆地的巨变。即便如此,他仍笑着说不后悔。因为这3年,给予他的收获是无法衡量的,比如,藏语说得越来越流利了、对当地群众的心理拿捏得越来越准了、工作方法越来越成熟了、与当地群众越来越像一家人了……

  田云山说,以后,只要党和国家需要,我还会继续坚守在这里。

  在玉树,有许多像田云山这样的干部,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辛勤坚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成为了走到哪“都是宝”的好干部。

  成绩在一线检验,效果在一线评判

  定时考核、群众评判,及时改进,系统完善,催人奋进。

  成绩在一线检验,干部就要主动接受月评月考,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干部岗位责任制,以事设岗、以岗定人,明确考核的奖惩标准,建立长效机制。其实,再科学的考核标准、再严苛的考核制度,对广大投身一线的党员干部而言,都不及老百姓竖起的大拇指。

  拉洋家有4口人,2012年8月底搬进了新居。地震中她痛失亲人,震后她把亲戚家无人照看的孩子接到自己家中抚养,说起建委会的干部,她竖起了大拇指。“建委会的干部每天跑前跑后的,比谁都忙。”说着她从藏袍中掏出手机,“你看,这是建委会群合的电话,有什么事我就打电话给他,他很快就过来了。”

  阿央家的新房子有160平方米,她说,建房子前,图纸上有七八种户型可以选择呢。阿央的丈夫扎西才仁对建房略懂一些,选好户型后,他专门跑去找建委会的工作人员,跟他们商量,想把新房2楼阳台的窗户建得更大一些,这样采光会更好。阿央指着阳台窗户对记者说:“我们有问题就去建委会,你看现在的窗户大大的,阳光全照进来了。”

  玉树藏族群众大部分不会讲汉语,但从他们脸上洋溢着的喜悦,竖起的大拇指中,记者读懂了,那是他们对搬入新居的满意,对党员干部以及建设者们深深的感谢,对党和国家无限的感激之情。在玉树,听到不少藏族同胞说,我们和共产党“一张嘴”,记者知道这是对于“一条心”的深切表达。

  在恢复重建中,正是因为干部在一线脚踏实地、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锻炼提高,保证了“一线工作法”的有力实施,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提高了党员干部投身重建的执行力、内驱力、推动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态美好、文明和谐、富裕发展的新玉树。(记者 李彩芸)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0日 14:33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