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联系群众“五忌”

湖北省荆门市委党校 刘良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自上而下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时期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一次大整风,希求以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为主要抓手,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总的来看,目前教育实践活动态势良好,但于某些人身上,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为偏差,如果不从思想、灵魂深处有深刻认识,并力戒之,只怕到头来有可能“人又吃了亏,戏还不好看”。具体说来,教育实践活动要做到“五忌”:

  一忌“走马观花”。有些干部的确是到基层去了,群众也看到了他们的身影。至于问及是否真正做到了“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相信其会面露愧色或尴尬。毕竟坐着车子跑、打着电话聊、隔着玻璃看,纵然是进了村、入了户、谈了心、看了景,也只是触到了皮毛。只有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视你为亲人。要想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厘米”,不仅不能走马观花,还要下马认真“察花”。要勇于与群众一同走在田埂上,哪怕皮鞋沾满泥巴;敢于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哪怕裤子染上灰尘;喜于与群众在一个锅里吃饭,哪怕“食无鱼”;乐于听群众用最朴实的语言讲心里话,哪怕方言不一定听得懂。只有这样,群众才会认同你,信任你,依赖你。

  二忌“嫌贫爱富”。有些干部下基层不是入乡随俗、随遇而安、兴之所至,而是有选择性地进村入户。如有的干部不情愿与村里的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倒是一屁股坐在了村干部或富裕户的家里“乐不思蜀”;有的干部与群众结“对子”,不是直奔落后地区、直选特困户,而是“孔融让梨”,先自选择了经济条件、基础设施、社会发展水平等相对较好的社区与村庄;有的干部与群众谈心,不是特意选择困难群众,听他们说刺耳的话、难听的话、有意见的话,而是有意选择富裕群众,喜欢听他们讲顺耳的话、好听的话、大加赞扬的话。凡此种种,不仅是享乐主义的接续表现,更是官僚主义在基层的生动演绎。要看到“嫌贫爱富”,无疑到了活动的评价阶段,其更能“人生出彩,梦想成真”。而身陷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之中,往往有时候使出浑身解数,只怕评价检查时,还是亮点不多、成绩不明显。殊不知“天地之间有杆称,那称砣就是老百姓”,你在基层到底怎么表现,为群众做了哪些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三忌“抓大放小”。有干部下基层,确实做到了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然而他们太聪明了,即“抓大放小”,只注重能出大成绩的领域、项目与环节,对鸡毛蒜皮之类小事则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忽略不计。如帮村里修建一条水泥路与组织村民听一次党课相比,给村里引来一个工业项目与帮村民孩子辅导功课相较,显然其会选择前者,而不会在后者浪费时间。然而“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只有大小兼顾、不分大小,才能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干部的人本情怀,才能使群众感觉到干部作风的真正转变。一味地盯着大事,总想在大事上出彩,即便干成了大事,群众也不会给你一个大评价。毕竟你的功利行为已经让群众在猜测,你是不是想借助基层这个大舞台,谋求自己的大私利。

  四忌“为民作主”。“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观点,要求密切联系群众就应该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问题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为民办事之前,应该有民主协商的过程,尤其是要事先搞清楚群众最希望我们帮助解决的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最关键的问题。然而不少干部下基层帮群众办事,不是“投石问路”,也非“悟空西游路上问土地神”,而是代民作主、替民作主、为民作主,想当然地以为群众就需要这、就期盼那。在这种“闭门造车”决策的基础上,尽管也为基层做了不少事,但到最后群众并不“买账”。原来你为群众所办之事要么“画蛇添足”、要么“南辕北辙”、要么“答非所问”。“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才是真正的群众路线。而耽于“为民作主”的思维,则如缘木求鱼,鱼不可得。

  五忌“自我表扬”。为民服务成绩几何、求真务实程度多深、清廉之风倡行怎样,不是由自己说了算,而是由我们的服务对象群众说了算。因此,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让群众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与各方面,一方面要请群众担任活动之中的“总顾问”,另一方面要让群众成为活动之后的“总裁判”。“三人行,必有我师”。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方能在活动中“洗洗澡、治治病”;同时,“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只有让群众来评判活动的成效,也才能“照镜子,正衣冠”。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5日 14:35 来源:中直党建网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