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河南省纪委开展“下基层·听民声”活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沾过泥土后,更懂鱼水情
——河南省纪委开展“下基层·听民声”活动闻思录

  上山下水问渔樵,要知民意听民谣。

  今年2月下旬,河南省纪委组织“沾过泥土”的部分机关干部,围绕如何走好群众路线畅谈心得体会。他们讲述的一个个小故事,不仅感人,更带来诸多启示。

  原来,自2013年5月起,河南省纪委在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开展了“下基层·听民声”活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在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感受群众的酸甜苦辣,倾听百姓的所思所盼,感知村民代表会议的民主气息……

  融入群众才能找准位置

  河南省执法效能室副主任程海宏和离退休干部室的胡建军,刚到周口市西华县龙池头村驻村时,乡亲们私下嘀咕:“从省纪委下来的,能给咱村干个啥?”一开始,俩人到群众家走访,人家端茶倒水让凳子,要多客气有多客气。可有一点,一问到村里情况,三言两语就把他们打发了。

  程海宏和胡建军很纳闷:“是不是说话有问题?”“还是穿衣打扮不像农村人?”可一连几天,无论他俩穿着再朴素,嘴里“叔叔”、“大爷”地叫,老百姓最多夸一句:“有礼貌,挺懂事。”至于其他方面,还是“不买账”。

  “这不成了摆设?”

  有不少下基层的机关干部与程海宏、胡建军有同样的苦恼经历。去年8月,河南省纪委在开展作风建设整改剖析时,一些干部讲起了刚刚驻村时“融不进”、“不买账”的现象。

  “是当供人民使用的‘扫把’,还是做让人民恭敬我们、称赞我们、抬高我们、害怕我们的‘泥菩萨’?”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引用了彭德怀元帅说过的一句话。他意味深长地说:“扫把虽然是小物件,躺在屋角并不惹人注意,但是每一个家都离不了它。在河南这个农业大省当干部,融不进农村就当不好农民的‘扫把’,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不融入群众,就找不准位置。在交流中,大家意识到,纪委看似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其实离群众最近,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反腐败、搞决策、抓队伍,哪一条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当“扫把”还是做“泥菩萨”,关键在于从心底去掉“官气”,扎根群众的沃土中获取养分。

  程海宏、胡建军“扎根”龙池头村,蹲到田间地头和农民拉呱儿,坐在村舍小屋与群众聊天儿,挨家挨户地跑,向乡亲们学会了种菠菜、育烟苗等“技术活”。他俩还组织召开了村全体党员大会,帮助村里健全了党务制度和村规民约,甚至过去没搞过的“找项目”也成了他们的拿手好戏:协调水利、财政等部门,为龙池头村新建了冷库、高效日光温室大棚和污水处理厂,引进惠兴体育用品厂等项目。2013年底,龙池头村人均年收入同比提高了近万元。

  今年年初,程海宏、胡建军要回省纪委机关了,临走时,村民们拉住他们的手一个劲问:“孩子,啥时候还回来?”参加2月下旬的座谈会前,胡建军还在家接待了龙池头村几个老乡。会上发言时,他的题目是《脱离群众是致命短板,根植群众才如鱼得水》。

  拉近距离才能倾听真声

  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源于河南,自2011年起在全国推广,是河南省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重大制度创新。在河南省纪委组织的“下基层·听民声”活动中,“旁听村民代表会,助推‘四议两公开’”是其中一个重要议题。

  可咋旁听,学问很多。

  “跷着二郎腿,背着两只手,容易把民声吓跑;带着录音机,扛着摄像机,容易让民声走调。”在人下去之前,尹晋华就先给省、市、县三级纪检监察干部立了三条“铁规矩”:不带新闻记者,“长枪短炮”一概不要;不准打招呼,一竿子插到底;不提前告知村“两委”,全部悄悄进行。

  河南省纪委党风监督室主任张宏丽去年8月曾随尹晋华去过辉县市沙窑乡水寨窑村,也和省纪委副书记李建社一起旁听过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办事处郝堂村的村民代表会议。

  在水寨窑村,直到村民代表大会结束,村干部才知道尹晋华已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旁听了两个多小时。夜里走访,尹晋华就在农户家的猪圈旁与乡亲们拉起了家常。

  在郝堂村,李建社住在村里的养老院,早饭在村里的“公务灶”吃“眼睛饭”:就是不管多少人,只做两个菜,人少用盘子,人多用盆子。旁听村民代表会议后,李建社还骑辆自行车跑遍了郝堂村的农户。

  “可别看这是些小细节,一下子就把干部与老百姓的心拉近了。”说起两次下基层的经历,张宏丽的最大感受是“干部好形象不是照相机‘照’出来的,而是脚底板跑出来的”。

  省纪委领导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听到真实的民声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坐在会议室或大礼堂听到的民声,多半是有组织、有纪律、有主题、有约束的民声,这种民声,虽然也是“七嘴八舌不停口”,但其中有没有虚假的成分?

  襄城县纪委书记艾寒松在这次“下基层·听民声”活动中,就把自己的“耳朵”定位在低保户和上访户身上。在湛北乡古庄村,他有4天时间就“泡”在3户低保户家里,和村干部商议建立了6条扶困计划。在王洛镇,他挨门逐户地进上访户家,收集上访原因40多条,处理了6名违纪村干部。

  “下基层·听民声”活动开展9个多月以来,河南省有8502名纪检监察干部走进18个地市的1万多个乡村,旁听村民代表会议11973次,撰写民情日记11134篇,收集意见建议6031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6419个。

  感知冷暖才能升华境界

  “为什么农民不搞形式主义?因为他们知道再好看的野草也打不出粮食。”谈起这次“下基层·听民声”的经历,河南省纪委不少干部不仅对“四风”之害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己的工作作风和思想境界也进行了反躬自省。

  河南省纪委预防腐败二室干部刘全华,一直生活在城市中,对“农村”的印象仅仅是停留在电影电视中和报纸杂志里。去年,他下基层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卢氏县,在该县双龙湾镇东虎岭村,有两件事让他到现在也忘不掉。

  第一件事:村里一位患佝偻病身高不到1米4的残疾妇女,靠自己的劳动不仅供两个孩子读书上学,还照顾患有精神病的丈夫和年迈的婆婆。刘全华去她家时,看她一家五口人住在两间土坯房里,心酸不已,把口袋里装的几百元钱全掏了出来。“俺有手、有地、有猪,日子能过得去。”这名妇女说什么也不接刘全华递来的钱,言谈之间透着乐观。

  第二件事:村里有位83岁的老伤残军人,在抗战中失去了一条胳膊,一生未娶没有后代。可老人坚持40多年义务为村里清扫大街、收拾垃圾。这几年,老人身体不好,村里组织村民轮流照看他的生活,但老人很少麻烦他人,坚持自己饮食起居。

  “泥土味最能传递正能量。”刘全华说,比比农村老百姓,真为过去“嫌工资低”的想法感到羞愧。他说:“脚下的泥土味越浓,自己身上的浮躁气就越少。”

  基层套取“新农合”资金问题,过去既是纠风工作的重点,也是长期存在的难点。去年,河南省纪委纠风室副主任李步岭在上蔡县“听民声”时,专门请来14名群众谈对策。当时就有农民反映是现行政策“家庭账户统筹制”的弊端造成的,应该试行“家庭账户递减制”来解决这个问题。用群众的话说就是:谁交的钱是谁的,门诊花自己的钱,住院花基金的钱。

  李步岭按这种“路子”一试,还真的有效避免了“套取”现象。座谈会上他深有感触:是当群众的“先生”,还是做群众的学生?群众中虽然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不多,但他们之中不乏“小诸葛”、“土专家”。许多难题到群众中去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许多困惑到群众中去就会豁然开朗。

  2013年第11期的《河南党风廉政建设》,发表了河南省纪委副书记汪中山在临颍县大郭乡胡桥村的驻村民情日记,题目是《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日记里这样写道:“看到农村艰难的生活条件,想想留守老人忙碌劳累的佝偻身影,想想四处奔波的农民工兄弟,想想我们上班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工资待遇,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基层的矛盾不闻不问?还有什么托辞对群众的疾苦麻木不仁?还有什么借口对群众的呼声充耳不闻?”

  感情深一寸,作风好一分。

  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伊始,河南省纪委就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盼望解决的问题,出台了《重点帮扶贫困地区发展规划》、《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基层长效机制》、《专项治理“涉农腐败”措施》等8个与群众贴得更近、关系更直接的“为民”制度,还把“下基层·听民声”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民生关切,分类建立台账,列出清单,向省委、省政府提出解决建议,和有关部门一起逐件抓落实,用实际行动惠及万千百姓、密切血肉联系。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8日 13:5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