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内蒙古乌兰浩特:为民服务“主题工作法” 把好事儿办到群众的心坎儿上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把准群众需求的“脉” 摸准群众困难的“结”
内蒙古乌兰浩特:为民服务“主题工作法”
把好事儿办到群众的心坎儿上

  年猪嗷嗷叫着,预示着刘加财全家一年到头的丰盈与喜悦,房檩子上吊起雪白的棚,骨折的腿也痊愈了,“来家吃猪肉血肠”的信儿更是早早捎到了结对帮扶干部的手中......

  通过绿色通道上大学放寒假回家的闺女,帮着老爸齐连柱加起了微信,短短几分钟,结对拉手的“亲戚”成了微信好友,小小屏幕间,传递起了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微”时代更便捷的冷暖喜乐的共知共享......

  下基层干部们帮着跑项目、跑贷款盖起的蔬菜大棚里春意盎然,又一茬儿菜马上上市了,在果菜飘香中劳作的彭文彬脸上漾着笑容:嘎嘎新的票子真真儿的腋在腰里,这心里老踏实了!

  去年10月以来,乌兰浩特市本着边学边查边改边建的原则,“早”字当头,开展起了“先行一步早开展、先学一步受教育、先查一步找问题、先改一步促落实、先建一步立制度”教育实践活动,他们积极创新活动载体,紧紧依托党员干部下基层“主题工作法”, 下村、入户、进社区,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一时间,想实事、办实事、办成事成为党员干部日思夜想的课题,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真真切切的要把老百姓心中期待变为眼前现实。

  干部工作有主题 真心真意深入群众

  交通便利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反而远了;通讯发达了,干部群众的沟通反而困难了;干部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反而下降了。怎样密切干群关系?怎么做好群众工作?干部下基层干什么、怎么干,如何让干部心里有数,脚下有路,干出成效?

  乌兰浩特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根据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实际,首先在嘎查村干部、下基层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中创新推行“主题工作法”,即围绕“走访、研讨、服务、化解、评议”五个主题开展活动,通过“走访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研讨日”理清问题、分析问题;通过“服务日”、“化解日”办好实事、解决问题;通过“评议日”,查摆问题、整改提高。在试行一段时间后,又将“主题工作法”拓展到城市社区,在党员干部进社区活动中推行“进社区、入网格、结亲戚”活动。

  这是今年以来在乌市农村、社区常见的情景——村屯里、邻里间,总能见着一些衣着朴素的机关干部,他们进屯、入户,一家、两家、三家......在灯下、在大棚里、在饭桌旁,他们或与村民拉家常话农事,或帮着身体不便利的低保户搞卫生、搬东西。他们专注地倾听群众心声,并不时在本子上记下他们的所需所盼,农业水价问题、小尾寒羊养殖项目、转移就业问题、文化广场建设、社区网格的建立......就这样一个个进入了入村、进社区干部的心中、落实在了帮扶解决的行动上。

  下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党员干部每天或每周从“走访日”、“研讨日”、“服务日”、“化解日”、“评议日”中确定一个工作主题和任务,将工作措施具体化、内容任务数量化、完成效果指标化。细化活动载体,提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个主题”梯次推进,互动促进,形成完整链条,增强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提高了基层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群众冷暖有人问 实心实意服务群众

  只有把身心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真正知晓农民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才能把准群众需求的“脉”,找准群众困难的“结”,才能把好事办在群众的心坎儿上。

  乌市林业局通过“走访日”了解到,前两年兴安盟委办公厅作为五丰村的结对帮扶单位,帮建了4座温室蔬菜大棚,承包的村民淘到了“第一桶金”,村民们对这个项目非常认可。群众的需求,就是党员干部行动的号令。林业局随即结合“研讨日”,与“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共同商议,确立了发展葡萄大棚的发展思路,去年帮助协调解决了建设80栋冷棚所需用地的问题,又陆续投入20多万元,为村民提供4万株大棚果苗,今年又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这不,眼瞅着葡萄苗绿茵茵的抽枝发芽了,成活率达到了99.9%,村民的增收致富渠道拓宽了,老百姓脱贫梦也快要实现了!

  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出发点和首要任务,推行“走访日”、“研讨日”,通过“问民需”、“理思路”,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据了解,主题工作法启动以来,乌兰浩特市共下派1000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征求群众意见建议974条,帮助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13项,解决群众实际困难642件。其中,今年1、2月份征求群众意见建议36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65件。

  义勒力特镇黄家店嘎查72岁的村民姚桂兰,右腿残疾多年,行动不便,生活困难,亟需安装假肢。结对帮扶干部、乌市综合执法局办公室副主任王壮得知这一情况后,明确了“服务日”的重点,多方协调为老人筹集了1.6万元安装费用。资金筹集到位了,可是老人行动困难,不便就医。王壮一次次背起老人,前去就医,今年春节,姚桂兰老人也乐呵呵的屋里屋外地张罗起年夜饭来,她逢人便讲:“王壮就是我的腿。他侍候我,比我儿子还细,我要有这样的儿子多好!”

  把解决基层困难和群众问题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落脚点和根本要求,推行“服务日”、“化解日”,通过“办实事”、“解心结”,让群众在得实惠中感受到党的温暖。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帮扶资金2338万元,捐赠物资总额197万元,排除化解矛盾纠纷108件,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160场次,参与活动人数2万多人次。其中,今年1、2月份投入帮扶资金4.6万元,捐赠物资总额22.4万元,排除化解矛盾纠纷18件。

  干部好坏群众评 全心全意赢得群众

  “赵云凯,1月份出勤记录14天,2月份10天......五丰村党总支书记王有拿着一本厚厚的《主题工作法考勤簿》公布完驻村干部出勤情况后,村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打开了话匣子。随后,群众代表在每名下基层干部工作满意度测评表上审慎地做出了自己的评判。

  “过去办事都是我们去找政府,现在大不一样了,党员干部主动上门提供服务办实事,送政策、出点子、谋发展、解难题,不一样的服务让我们亲得就像一家人一样。”提起干部下基层,乌兰哈达镇腰乐村村民李智友连连竖起大拇指。

  推行“评议日”,将“主题工作法”落实情况,作为对各镇、市直各单位和嘎查村、社区党组织年度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奖优罚劣,单独考核,对嘎查村两委班子、村官、社区书记、主任、驻村进社区干部进行年度满意度测评。通过查阅档案记录、走访党员群众等方式,实地验证为民办事、服务发展情况。对群众不满意的,进行责任追究。

  “从前干部干的咋样,领导说了算。现在,干部来没来,干得怎么样,让群众来评判。我们推行‘主题工作法’的根本,就是要用老百姓心里的那杆秤给干部们定定砣。”乌兰浩特市委组织部长韩海臣在下基层干部满意度测评会上推心置腹地说。

  “主题工作法”推行以来,解决了干部下基层干什么、怎么干、干得好的问题,把干部“要我干”变为“我要干”,把群众“往上跑”变为 “及时办”,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吴宏华 秦晓红)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0日 14:22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