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尖锐而不极端”乃真批评

耿联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今年两会的政协工作报告,一句“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让人记忆深刻。给“批评”加上“尖锐而不极端”的定语,这个说法好。像这样的批评,乃是真批评。不仅是政协活动,其实党员干部之间、党群干群之间乃至社会各行各业之间,也都需要这样的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种有效武器。在党的群众路线首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其作用已经再次得到了充分检验。红红脸、出出汗,批评如良药,让党员干部看到了作风上存在的问题,而尖锐的批评,更能让人热汗直冒、如坐针毡,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即知即改。

  批评,首先必须尖锐一点,这样才能有效。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实际上也是对各级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毋庸讳言,曾几何时大家都很怕批评,怕被批评也怕批评别人,甚至在学校里连老师都不敢批评学生。下级对于上级领导,更是不敢批评,于是乎,必要的批评却成了变相的阿谀奉承。如坊间笑话所说的,只敢“批评”领导不爱惜身体不知道劳逸结合,“批评”领导日理万机以致学习时间还不够,等等。批评不能隔靴挠痒,必须尖锐点才能触到痛处、点到穴位,从而起到效果。

  但尖锐批评并非是走极端。所谓走极端就是一棍子打死,把人和事情都看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实际生活中,走极端的批评现象并不鲜见,尤其是在网络等社交工具上。如把党风政风出现的一些腐败问题描绘得“一团糟”,对党员干部批评时信口开河进行“群体性丑化”,将所有大小问题都归因于“体制”,等等。这些走极端的批评,其出发点并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而是火上浇油唯恐天下不乱,故作惊人之语来蛊惑人心。

  走极端的批评,往往很能吸引眼球,所以很能蒙蔽人。值得反思的是,走极端的批评,虽然大家一眼都能看出其违背了辩证法,但其在虚拟社会中却常常能获得更多“点赞”。平心而论,这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缺乏批评、批评氛围不够息息相关。正因为没有批评或者缺乏批评,正因为大家都憋着不敢批评或者不敢去尖锐批评,所以就有了“走极端批评”的市场空间。这反过来警醒我们,一定要鼓励批评尤其是尖锐的批评,并且容得下这些批评。

  批评如何才能“尖锐而不走极端”?尖锐与走极端的边界如何把握?其实,这并不是个多大的难题,其中的度,也并非要刻意去把握。实际上,只要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实情,言之有据,并且出自公心,与人为善,在此基础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必拐弯抹角甚至话语刺耳,都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1日 14:18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