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践行群众路线 接地气顺民意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梁志毅

  

张育彪

  

龙芳

  作答者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荷城派出所社区警务中队中队长 梁志毅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张育彪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广州市电子政务中心主任科员 龙芳

  3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广东提出要求,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

  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于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路线,抓党员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群众满意度为评判的标准。因而,坚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尤为重要。

  昨日,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三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让他们从不同基层岗位出发,对如何更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行建言。

  党员精气神提升 群众满意度提高

  南方日报:你怎样理解党的群众路线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梁志毅:群众路线与精神文明建设,两者是相通相融的。

  “八项规定”是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具体问题作出的要求。群众希望我们怎么做,要求我们怎么改正作风问题,依照群众所盼、所求,制定制度来约束党员干部,这正是走“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从上而下严格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一个个口号,化成一个个具体的行动与措施,现在取得的效果很好,群众普遍表示满意。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今年“两会”上,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被提出来,我觉得“扶不扶”不应该成为有争议的问题。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面对群众的危难,当然是义不容辞去帮,起表率作用,树立起良好的作风。

  但是,从现实上看,群众的确对此类问题产生了较多的疑惑,我们需要从群众角度去切实落实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的确,我们国家的社会风气还需要进一步净化,国家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方面保障助人者的法律法规还要完善,好人好事需要表扬嘉奖,图谋不轨的人应得到处置。

  张育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领导干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将“为民、务实、清廉”从政理念内化于心,树立风清气正的干部形象,这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方式。

  我是来自基层的代表,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半年多来,党员领导干部和机关的作风确实发生了变化。一是领导干部下基层的次数多了,调研过程更加务实,效率更高;二是一些窗口单位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有了明显好转,群众办事更加方便。这些变化,让老百姓感到很高兴。

  我认为,精神文明内涵很丰富,既包括传统道德文明,又涵盖与时俱进的时代新风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让整个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有了很大的提升,奢侈浪费、弄虚作假的情况大大减少,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这是它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贡献。

  龙芳:走群众路线,即要求我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服务窗口是接触百姓群众最频密的地方,多从基层做起,多从身边做起,走好窗口服务工作这一小步,就在群众工作中跨出了一大步。

  “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再次将群众观点、群众观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如何做好窗口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

  新的历史时期,群众的需求不断地变化提升,彻底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各项工作落在平时工作的每点每滴,即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真诚走基层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南方日报: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努力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你看来,如何进一步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梁志毅:近几年,接触基层群众,发现部分人有这样的看法:道路、交通、通讯实现“三畅通”,但觉得基层干部与群众距离却远了。

  虽然这只是一部分人的意见,但由此可以反观,我们确实需要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如何实现与群众更贴近?首先,用真诚心与群众打交道,想他们所想,用心为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多下基层,与他们加强沟通,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提供最方便办事、做事的平台。

  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接地气、顺民意,必须真正下基层,了解群众的真心话、真正意图、身边的困难,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龙芳:在广东,各级政府都在推进网上办事。满足群众需求,让群众得便利,“足不出户”办理事务,就成为指导我们推进政府电子政务的一个宗旨。

  听取基层群众的诉求,有利于工作进一步改进。比如,实现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公共决策网上互动、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社会事务网上办理之后,虽然办事的方式在变化,但提交的材料还是以纸质为主,线上线下都要提交材料,没能体现出证照办理的便捷。使用纸质材料导致部门间数据不能互通共享,服务效率难以得到提高。

  走“群众路线”一定要落到实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真正起到实效,就需深入听取群众的意见诉求,并重视研究解决群众所遇到的问题。

  张育彪:要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起到实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努力:一是形成领导干部走基层的常态化机制,用条文的形式规定区领导、街道领导固定的社区联系点,在一年时间内必须要去基层调研的次数。二是定期组织领导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明确几个社区关心的民生问题,形成领导干部工作的抓手。另外,应该充分授权基层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工作进行点评。事实上,社区基层现在面临的许多问题,需要更高层面的协调和努力才能解决。

  充分交流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

  南方日报:践行群众路线,在体制、机制上如何创新?

  梁志毅:践行群众路线,需要推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体制。

  佛山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进行了机制体制的创新,规划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把“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作为佛山市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确定了详细的行动方案,具体到各职能部门目标、实施路径、实现时间表、责任人等。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将人民群众满意度放在首位,接受人民群众的评估考核,保证相关工作不是走形式,而是有路径指导地认认真真做下去。

  张育彪:以我所在的南岭村为例,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得非常不错,不仅有社区活动中心,还有专门的图书室供村民使用。

  每天晚上,社区广场上都是欢声笑语,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得也很好。我的建议是,能不能借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打造几个由干群共同参与的文明活动品牌,发动更多领导走进社区,参与到活动中来,用领导干部的影响力,带动村民文明素质的提升。与此同时,也可以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更多民众走进政府大楼,与机关单位、窗口办事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构建更加和谐的干群关系。

  龙芳:在电子政务工作上,广东大胆先行先试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是对政务体系进行的一次清理和再造。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权力清理,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避免政府职能交叉、重叠引发的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并制定网上审批的流程化标准与制度。这些工作都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但是,“人在证途”、审批流程繁杂的情况仍旧存在。

  从群众需求的角度出发,仍要不断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一方面,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加强行政协调,进一步开展业务梳理、流程再造,最终实现部门之间数据的打通。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2日 11:15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