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新官也要理旧账

门头沟区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梳理历史遗留问题38件,已解决21件,其余正在紧锣密鼓办理中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近日,一个好消息在门头沟龙泉镇城子村一夜传遍:“20年悬而未决的征地转居问题马上就要解决了!”兴奋的还不仅仅是城子村村民,西六环占地补偿、灰峪村搬迁安置房等多年遗留问题都已得到解决。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门头沟树立“新官也要理旧账”的政绩观,主动梳理历史遗留问题38件,一个问题一个工作班子,一套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啃下21块“硬骨头”,真正为百姓解难题、谋福利。

  20年的积案办了

  “告诉大家个好消息,咱们村征地转居那事马上就能解决了!”2月初,龙泉镇城子村的村民代表大会上,村委会主任周德来兴奋地宣布时,场下出乎意料地平静,质疑声随即传来——“年轻人,20年了,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你可别着急忽悠……”

  “区里已经开始办手续了,上半年一准儿办成,我打包票,大家等着好消息吧!”周德来信心满满。

  这话一出,村民们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一个、两个……到最后,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热烈的掌声持续了一分多钟。

  80多岁的华子山站起身来,竖起大拇指,眼里含着泪:“这可真是为咱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回忆起当时,周德来说:“从来没有见过那么激动的场面,我的眼泪也直打转转。”

  城子村的征地转居是20年没办成的“老大难”,1993年治理永定河,从三家店水闸西侧筑起一道防洪大堤,征占了涉及3个镇、9个村的1007亩地。这道大堤是门头沟城市发展的保障,当时工期紧,没能及时给村民办理征地转居,久而久之,成了一个历史积案。这么多年来,每届村班子都四处呼吁,但都因各种政策和手续问题搁置下来。时间越久,解决起来越难。

  然而这次,城子村村民有盼头了!“区领导、镇领导亲自到我们村答复:甭管多少年,甭管有多难,区里下决心一定解决!”这是周德来在村民面前有底气的原因。

  全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门头沟区委、区政府开年头件大事。

  这些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土地征用、转居安置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日益凸显,为进一步的改革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面对这些问题,门头沟区树立“新官也要理旧账”的观念,主动梳理化解多年来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将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到实处,从最难最棘手的事做起,为百姓解决最期盼的难题。

  不躲不避查找积案

  从今年年初开始,一场大排查在门头沟区展开,排查对象就是“历史积案”,“不管是哪一届政府留下的问题,党员干部都要勇于担当。”这是门头沟区领导在全区大会上掷地有声的一句话。

  问题从各种渠道反映上来,全区13个乡镇、街道,232个村、社区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千余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农村、进社区,梳理出一批久拖未决的历史积案;政府61696156为民服务热线开通,一批难点热点问题反映上来;重点信访问题逐一整理归纳……

  春节前,几通热线电话引起了为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注意,电话都来自大峪街道桃园社区,反映的全是自来水时断时续的问题,办理单下发到了区水务局,可服务中心却没结案,而是会同水务部门一同到社区查找问题。这一找,就发现了一桩“积案”。

  “居民意见很大。”区水务局工程科科长张涛说,“一入户,居民就拧开水龙头给我们看,楼层高点就水压较小、水流不稳。”经过调查发现,这个建成于1998年的小区是自备井供水,近年来由于水位下降,难以满足供水需求。

  “这种情况好多年了。”一位住在6楼的居民说,“越是用水高峰水流越小,真让人着急。我们反映过很多次,政府部门也给应急解决过,断水了就开来供水车,或者给我们提供桶装水,可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啊。”

  问题查清,桃园社区的供水难被列为“积案”上报到了区里,经过各部门协商、区政府拨款,“为桃园社区通市政水”的解决方案已经在实施中。目前,市政供水管线已经铺到楼门口,今年上半年,各家各户就能喝上供水稳定、安全放心的自来水了。

  从1月份开始,门头沟各单位层层找难题,最大程度上做到了不遗不漏,不打折扣,将涉及群众利益的征地转非、房屋征收、沾污涉诉等历史遗留问题全部纳入,再经过各职能部门、乡镇、街道深入排查、确认,共梳理“历史积案”38项。

  一个问题一个解决方案

  每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的形成,都存在手续无法办理、政策发生变更等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处理起来往往会牵动多方利益。就拿军庄镇灰峪村来说,这个村的险村安置房建好了6年,却一直未能搬迁入住,村庄人口、安置方案都有了很大变化,解决起来难度很大。

  “如果不难就不会成为积案,党员干部要敢于碰硬、敢于‘亮剑’,逐件啃下硬骨头。”门头沟区领导下了决心。全区上下克服畏难情绪,对梳理出的历史遗留问题分类甄别,确立了“一个问题一个解决方案,一名区级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解决期限”的工作机制,建立领导包案责任制,形成“包案、化解、善后”一条龙机制,直到历史遗留问题完全化解。对影响大、牵涉面广的难题,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同时,积极安排好财政资金,为关系群众利益的重要问题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按照这个工作思路,“灰峪村安置房问题”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区农委、财政局、规划委、建委、水务局等10多个部门参与,每周两次协调会,当场解决难题。

  “房子刚建好资金就断了,这是一直搁置的主要原因。”第一次协调会,军庄镇负责人史长生就直奔主题。结果,各部门没有一个推诿,而是积极想办法,很快就集成了险村搬迁、抗震保温、生态移民等各种政策,落实了近2000万元资金。

  第二次协调会,史长生还是提困难:“楼建成了,水、电、路都不通,村民很难上楼。”这一次,建委和供电局又开了“绿灯”,利用周末时间勘测审批、提前工期。

  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水电通上了,钥匙发到了每户居民手中。如今,全村500多户村民离开了受到洪水、泥石流威胁的老村址,搬进了安全、舒适的新楼房,又一桩历史积案圆满解决。

  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将历史遗留问题纳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台账进行联合督办,确保督查督办到位、遗留问题解决到位。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已经得到有效化解,其中永定镇523人的征地补偿问题、西六环工程占地涉及的949人“农转居”问题、灰峪村险村搬迁安置等21项历史遗留问题已得到解决,其余也在紧锣密鼓办理中。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1日 09:20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