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湖北日报评论员:用行动诠释公仆情怀——一谈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肖擎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冒雪访贫问苦,冒雨送救济粮款,身患肝癌,强忍剧痛,抗风沙、排水涝、治盐碱……42个春秋,人生历程短暂,但焦裕禄把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兰考,半个多世纪来,人们对焦裕禄有诉不尽的深情。

  领导干部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归为一句话,就是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朴实、真挚的公仆情怀,是焦裕禄精神最耀眼的光芒,最鲜明的品质。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出以公心,是为公;做好服务,是为仆。简简单单两个字,做起来不易。

  喊喊口号,做做样子,不过昙花一现,真正有“人民至上”的信念,才是亲民爱民。“我们不是人民的上司,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和群众同甘共苦共患难”;“应该教育大家,我们当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能讲究吃穿,应该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焦裕禄真正把权力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而不是享受,真正把职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而不是一种待遇。惟其如此,焦裕禄精神才能在兰考发祥,光华灿然。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人民终会看穿。真正有奉献和服务的习惯,才是公仆情怀。生活俭朴,无异于普通百姓;克己奉公,为治灾害、谋发展奔走;亲民爱民,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心头。焦裕禄不只把感人至深的事迹留在赵家楼的庄稼地、秦寨的盐碱地,他是真正把事业当作生命,把服务当作习惯,忠心耿耿,矢志不渝,无怨无悔。惟其如此,焦裕禄精神才能穿越时空,永被铭记。

  一床被子一用多少年,衣服、鞋袜补了再补,只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访贫问难。和焦裕禄相比,和那个年代比,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大大改善,但扪心自问,作为人民公仆,我们的心在哪里安放?脚步往哪里迈出?对人民群众的情感又系于何处?

  毋庸讳言,在人民群众身边,党员干部奢靡之风、享乐主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警示犹存。条件好了,待遇好了,有的党员干部却离群众远了;有的不愿倾听群众呼声,不去体察群众疾苦,不能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所忧所盼;有的私欲膨胀,滥用职权,让群众反感。这些行为背离党的宗旨,侵害人民群众利益,也破坏了党的形象。

  公仆情怀说到底,就是对人民群众有感情,外之于举止,见之于言行。我省开展“三万”活动,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兴亲民之风,就是要抓住与群众亲近、对群众要有感情这个核心,把为人民服务当成习惯,常行为民之举。人民群众是党员干部的衣食父母,对父母要孝顺。党员干部对衣食父母没有感情,是人伦没到位,孝顺没到位。党员干部心里装着服务对象,把服务做到位,才能党心民意共鸣,事业生机蓬勃。

  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秉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需要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湖北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有一支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的党员干部队伍。先辈遗愿、百姓期望、发展梦想,强烈呼唤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好干部,来用行动诠释公仆情怀。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1日 14:30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