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杭州开展“包村联户解民忧、三认服务促发展”行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杭州开展“包村联户解民忧、三认服务促发展”行动
走村访户心贴心 实事实办见真招

  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杭州开展“包村联户解民忧、三认服务促发展”专项行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听取民声、用实招破解民忧,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身在基层“不识人”?包村联户心贴心

  俗话说,不识基层人,怎知基层事。事实上,干部即便身在基层,如果心不下基层,不与基层百姓面对面,也不可能做到心贴心。而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好事也难办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近年来,杭州在下辖的建德市寿昌镇试点,组织“百名干部访万户活动”。全镇92名镇干部编成27个联村走访组,对应27个村(社区),一年内要走完镇上每户人家,平均每人要走近200户。

  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杭州对建德寿昌经验进行“改版升级”,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包村联户”制度。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各级党员干部离开“案头”、走向“田头”、熟悉“户头”。

  具体怎么个包法?杭州市级领导干部带头走访基层联系点,县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走访联系村、户不少于2次,乡镇领导每月走访联系村(社区)、联系户不少于2次,联村干部要走遍联系村所有住户,村和社区干部走访包片联系户。

  活动开展伊始,一些干部还有顾虑:有的觉得是没事找事;有的怕听不懂方言,担心一腔热情换来冷眼相对;有的怕走山路、夜路。但几趟下来,很多干部感到“走和不走大不一样”。

  目前,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建立联系点5千多个,基层走亲6万多户,梳理出各类意见建议5376条。

  走访是不是“走过场”?三认服务实打实

  专项行动开展后,也有一些群众不太“感冒”,反映最多的就是“意见经常提,整改无下文”。有的村民说,走访就是走过场,不过干部能下来走走已经不错了,要说解决问题那是难为他们。

  走访可不是走过场。为了把专项行动落到实处,让干部真正定下心、沉下去,杭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明确干部走访群众时,需挂牌亮明身份,参加民情恳谈会、发放民情联系卡,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还有一个“三认”的基本要求,就是“认人、认情、认事”。

  这其中,“认事”是关键。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困难,能解决的,采取全程上门代办、住夜值班、夜访夜办、一站式服务大厅等形式,抓紧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协调县机关、社会组织、在职党员等力量,统筹解决。同时,逐步在镇和街道建立统一的社会管理服务智能协作平台,集信息上报、问题收集、立案流转、限时办结、情况反馈、回访督查、综合测评为一体,瞄准各类问题意见,集中资源攻坚克难。

  活动会不会“一阵风”?长效机制促常态

  如何保证专项行动不是一阵风,一场雨?

  杭州注重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明确各区、县(市)委建立常委会定期研究乡镇(街道)工作制度,帮助乡镇(街道)厘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健全深化片组户民情联系服务、“驻乡进村访户”和包村(社)联户等工作机制,落实“八必联”、“六必访”,做到联系村情清、重点户头清、急难问题清。

  有制度还要有督查。市本级通过各级党代表巡查、明察暗访、情况通报、新闻曝光等一系列举措加强督查。县乡两级都组成暗访督查组,采取调阅民情日记和办事档案、入户实地走访、电话随机抽查等方式,掌握落实情况,对工作走过场、作风不扎实的予以通报批评。

  “大妈,最近有镇、村干部来过你家吗,来了几次,什么时候来的?”“大爷,你向走访的干部反映了什么问题,他给你回音了吗?”专项行动开始后,各地迅即组织各类督查组跟踪进展情况。“总体不错,但也发现了一些情况:比如有的同志进了农户门,但不知道说什么,上门两三次,次次都是套话;有的夜访农家比较迟,别人都要睡了,反而打扰了老百姓……”一位参与督查的同志坦率地指出问题。

  “专项活动要长期坚持下去,下一步要继续巩固成果,加强对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相应的奖惩机制,做到长效常态。”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6日 11:15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赵文 打印